近日,网上曝光的一份南京市旅游委红头文件称,根据市领导要求,考虑到台湾游客的感受,对南京景点部分解说词做出适当变更,比如将“淮海战役”改为“徐蚌会战”。
这样一份红头文件迅速被舆论聚焦,有观点认为是不尊重历史,历史不是面团;也有观点认为不必上纲上线。
更改解说词,即使错了也算不得什么一票否决的大错。如果南京市旅游委觉得不妥,在微博上来个罪己诏,或者卖个萌,这事也就过去了。
孰料在7月27日下午,南京市旅游委官方微博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一脸严肃:此前的通知未按规定程序审核和批准,决定立即撤回该通知。经调查,是个别工作人员假借市领导要求之名擅自发布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调查启动问责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这是一心想把事情搞大的节奏。马上,南京市旅游委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说个别工作人员擅发红头文件,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机关又不是澡堂子,可以抹去上下级的差别。尽管临时工风靡大江南北,专业背黑锅一百年,也不能一点章法都不讲;就算咬定是个别工作人员所为,堂堂一个政府机关,公章随便盖,命令随便发,这管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嘉庆一朝的宫禁够松弛了,御花园都被太监养羊了,也没说圣旨随便发。
两难境地的背后,是两边都不是人。为了取悦台胞和台商,一拍脑袋要改解说词,结果舆论发酵之后,怕被上纲上线,为了讨好舆论,态度迅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一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所谓的“个别工作人员”做挡箭牌。但舆论又不傻,这种明显推卸责任的手法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两边都要讨好,到最后两边都讨不好。
我们常说,政府的公信力是最重要的。但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地方政府往往却是首先把政府的公信力抛弃掉。将责任丢给个别工作人员或者临时工,以为这是保住了政府的脸面,却是更大的丢脸,引发的是舆论更大的不服气。这种做法,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掩耳盗铃心态,自己欺骗自己,同时也就天真地认为把别人欺骗了;二是指鹿为马心态,倚仗的就是政府的强势和权力的傲慢。
更改解说词的事情本身并不大,观点之所以出现分野,也证明了舆论的不同偏好。权衡之下,坚持还是取消,都可商榷。惟独欲盖弥彰这种做法,让舆论统一了立场,一边倒地指责当地政府公信力的丧失。既然将转型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就是家常便饭,难免有失误和犯错的时候,这时候最忌为了掩盖一个小错误而犯下一个更大的错误。政府施政,互相踢皮球是要不得的,来回踢乌龙球同样是要不得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