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巴西输球之后

作者:韩哲 2014-07-10

世界杯半决赛,巴西1∶7德国,格林童话都不敢这么写,但它还是发生了。这事就好比,一个人千辛万苦登上了最华丽舞台的正中央,灯光聚焦过来,众目睽睽之下,底裤被扒掉了。

复盘比赛,七个大字:不作死就不会死。翻译给巴西队,就是no zuo no die。连“洗剪吹”都没了的巴西,一上来跟德国对攻,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了。事实证明,当实力不够的时候,韬光养晦很重要。须知道,这支巴西队,不是桑巴的“巴”,而是大巴的“巴”,老老实实地在禁区摆一辆大巴,才能赢球。

大国足球的悲剧,套用保罗肯尼迪的结论,当扩张的利益无法覆盖扩张的成本时,就是由盛及衰的转捩点。换成球迷耳熟能详的话,进攻不进球,离丢球就不远了。但巴西这样一个足球大国,一个实力大不如前的足球大国,你让他龟缩防守,他不甘心,你让他压上进攻,他又顾此失彼,真真是应了王熙凤那句话:大有大的难处。

在这个囚徒困境里,巴西或许是这么说服自己的:我有主场优势,我是五星巴西,我去年拿了联合会杯,还有哀兵必胜。最后,在捧杀中决定攻出去的巴西,被德国棒杀了。远在万里之外,有一个国家,这些年经济比较牛,捧的人也多,时时想想这场球赛巴西是怎么惨败的,也算不辜负这块1∶7 的他山之石。

巴西国足是输家,但输家不止于此。遥想一个月前,高盛拿出一份长达67页的“世界杯经济学”报告,根据大数据模型,预测巴西夺冠,妥妥的。那是整整1.4万个数据点!世无章鱼,遂使竖子成名。四年之前,高盛也预测错了。不知道四年之后,高盛是否还有脸拿出新的预测报告。足球比次贷还难预测,这是妥妥的硬道理。

巴西总统是输家吗?至少不是赢家。世界杯申办的时候,正是大宗商品的牛市,世界杯举办的时候,却是新兴市场一地鸡毛的时候。这个政绩工程没用好,离上帝太远,离美联储太近。不过,福祸相依,巴西总统也许省却了一个烦恼。这位左倾施政得罪了中产阶级的总统,在揭幕战上被场内的巴西球迷嘘了一整场,而且还被“国骂”问候了一整场。这个“国骂”很“三俗”,毁“三观”,搞得这位总统随后的比赛都不敢露面了。好歹巴西如果进入了决赛,总统免不了还得要露个面,还得被嘘被骂。现在好了,没这个烦恼了。

如果今天阿根廷不敌荷兰,那么在16强中占据半壁的美洲球队,一度号称将世界杯打成了美洲杯,结果在决赛又被打成了欧洲杯。巴西输球之后,阿根廷能否击破这连续三届世界杯决赛都是欧洲球队对决的想象吗?期望梅西能够散步间樯橹灰飞烟灭,这画面太美,我都不敢想。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