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反腐专家认为央企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反腐的主战场。因为央企尽管是资金、物资、项目、各种利益的聚集地,但把权力的派生地作为反腐主战场,既会减弱对党政机关重点的关注,又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当前,石油和电力央企均不同程度地卷入反腐,根红苗正的华润也目送董事长被“双规”。央企之外,很多地方国企也屡屡出事。前不久,哈药集团三精制药的董事长在被检察院调查期间跳楼身亡。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27位国企高管因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或被开除党籍、公职、移送司法机关,涉及石油、银行、通信、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央企和国企当前在反腐中曝光率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党政机关和央企的反腐谁应该为主,谁应该为次,谁应该是主战场,谁应该打游击战,原本就是一个无聊的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你说哪个为主、哪个为次。
似曾相似。历史从不重复,但一直押韵。比如,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认为,消费增速掉头下降,特别是高档餐饮及名酒消费明显下降。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专家据此指出,高档餐饮消费负增长,说明公款吃喝下来了,影响了整体消费。说央企反腐影响了经济发展,与说禁酒令禁奢令影响了消费一样,都是“腐败有功论”,腐败也能够拉动GDP。当然,没有人会说腐败是好的,但通常会说反腐不能太急,要适时适当减压,否则就跟高压锅的原理是一样的,会把锅炸掉。呵呵,说得好像中国经济是腐败经济似的,药还不能停。
公款吃喝支撑的消费是畸形消费,是GDP的水分,腐败更是如此。怕在央企反腐影响经济的发展,也真是难为了这些专家,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为赋“腐败”强说愁。腐败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肌理的侵害有多严重,不用多么高深的理论,大家心里都明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些国家,没有一个能够提供例证,即腐败、寻租、裙带、白手套、你懂得、权力自肥、公款私用这些要素能够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倒是跌进这个陷阱的国家比比皆是,其兴莫不勃焉,其亡也莫不忽焉。具体到央企,腐败压制效率,并对有效率的投资形成挤压效应。腐败鼓励竭泽而渔,不鼓励创新。腐败培养的不是接班人,而是掘墓人。
改革开放后,我们发展了三十多年,一路上的见识与感受,足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发展。GDP不是我们发展的全部目的,人民需要收入倍增,需要青山绿水,需要安全感和公平感,需要有尊严,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活着,而是体面的生活。透支环境破坏我们的青山绿水,腐败滋生断送我们的公平感,权力在笼子外面压迫我们的尊严,经济发展固然很重要,但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模式,再也凝聚不起人们的共识。我们已愈发不能容忍为了GDP而牺牲环境,更别说容忍腐败。最好的反腐是肃贪风暴和廉政制度并举,而最差的反腐则是制度没起色,风暴也歇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