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想要红包,更想要收入倍增

作者:韩哲 2014-05-08

三亚日前给本市的62万居民一次性派发红包2.2亿元,这事让其他地方的人们各种羡慕嫉妒恨。各地的网友纷纷向本地政府“抛媚眼”,希望也能经历这么一次“皇恩浩荡”。

事实上,三亚这2.2亿元看着挺多,但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个人获得的钱也就不到400块。当然,即使是杯水车薪,也是大快人心的。直接发钱对眼球的刺激绝对是惊人的,因此成功抢得头条,并不意外。在很多地方,由于补贴是暗补,人们往往觉察不出来,比如北京对于公共交通的补贴,乘坐公交车4毛钱,乘坐地铁甭管多远都是2元,一年下来,对于上班族来说也差不多好几百块钱了。可惜,这种补贴方式实在不够高调,人们习以为常,也就感受不到补贴者的“温情”了。有点像高级版的朝三暮四,呵呵。

三亚发的是红包,不过是价格补贴的另一种叫法而已。发放价格补贴,在很多城市都这样做。只不过后者多是定向补贴,发给低收入弱势群体,有所区别。不像三亚这次派发红包是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见者有份。

对于三亚发红包这事,既不用溢美之词,也不用看不上眼,香港和澳门早就做过,三亚不过是内地第一个吃螃蟹的。这种事不能强求,量力即可。赶上了就偷着乐,没赶上也无需顿足捶胸,大多数人也不差这三五斗。

上得头条的事情,未见得就是多么大的事情。文章还上头条了呢,也只不过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成龙语)”。茶余饭后,嚼嚼舌根,也就如此了。我们又不是挪威,地不广人更稀,还捡着北海石油的金矿,各种福利从摇篮到坟墓,动辄就全民派送红包,都这样了钱还花不完。陕西神木倒是尝试了一回,财大气粗搞全民医保,但煤炭市场形势一变,当地财政就吃不消了。为什么神木的“医保红包”最后发不下去了?大概是当地煤炭财富在初次分配的时候有些不合理吧。

对于政府给居民派发红包,没有任何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但我们都知道,比红包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财产性收入。红包只是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说明我们的幸福感很高。如果红包发得勤但收入涨得不勤,这幸福感也高不到哪去。富人靠资本致富,穷人靠知识致富,从来也不会有人靠红包致富的。

红包该发就发,收入该涨就涨,两不耽误最是极好的。收入涨不涨,当然个体需要努力,需要奋斗,但也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多大程度上为所有居民共享,人均收入的增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GDP增速保持同步,市场环境里是否产权清晰和法治保障,市场竞争的机会是否最大限度的平等,最终决定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收入远比红包重要,收入倍增远比一年发几次红包重要。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