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公布了“兼并重组25条”,在简政放权、土地财税等诸多方面为企业的兼并重组松绑,去行政化的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比如,上市公司的重大收购和资产处置行动以后将无须提前报证监会审核,只须充分履行披露义务即可。事实上,甭管是25条还是52条,只要有一条就管用,放权。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说了好多年,未见大的起色。虽然强调的是市场意愿,但要么是地方主义阻挠,要么是强势打破地方主义却陷入“拉郎配”的尴尬境地,抑或是谈婚论嫁的成本太高,有心无力。说到底,公公或婆婆的角色太过强势,光自由恋爱还不行,还得自己看上眼。
如今,政府想明白了,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说了算。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婚恋网站,提供信息支持和快捷服务,提供信用和法律保障,从而减少配对的黏性。如果再进一步,在要素方面提供支持,特别是最为稀缺的资本市场,则类似于父母给子女付房贷的首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只是这个“再进一步”,如果没有透明的程序以及阳光下的监督,存在着权力自肥的风险。因此,在要素方面提供支持,应该是在规则之下一视同仁,而不是根据说不清道不明的领导喜好。
企业打算兼并重组,必须着眼于市场需要,庙算风险和收益。市场形势千差万别,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不是自己的企业,谁会考虑得那么上心。政府即使是想做好人,想促成一段好姻缘,效果往往南辕北辙。纵观百年企业史,政府很少能够高瞻远瞩引导出一个翘首企业,同样,政府也很少能够未雨绸缪出一个全新的并购企业。政府的优势在于提供规范和保障,政府的劣势在于亲自出马做生意。一个元帅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比第一线的班长排长更熟悉战场的一草一木。元帅是用来“将将”的,而不是用来“将兵”的。
破产也好,兼并重组也罢,都是市场出清的方式。如果没有这样的退出机制,市场大概也没法完成优胜劣汰。这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市场仍然不能够唱主角,那么我们的市场经济就不是那么的有底气。
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步履较为艰难,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释放改革红利,为增长注入动力。把市场打开,让各种资本,无关所有制的差别,都能够平等竞争,激发创新和技术革新。政府回归服务角色,让市场自己调节自己,让企业自己去权衡风险和收益,通过无形之手将资源调配至最有效率。所以,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兼并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只是这个趋势,让企业去做弄潮儿,政府做到松开他们的手脚,就是最大的“有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