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大改革最终要惠及小日子

作者:白森森 2013-11-15

截至昨日,在人民网开展的“三中全会公报15项重点改革,你最关注哪项”网络调查中,“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高居榜首。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人民网开展的“你最关心哪些改革关键词”网络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位居前列。

两次形式不同的调查,一样热点的民生话题。可以看出:这一周,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谈论和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老百姓关心政府出台的改革措施,归根到底是希望改革成果尽快惠及衣食住行,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年间,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与之密切相连的就业率却创出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廉租房、公租房加快建设,危改、棚改齐头并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了制度覆盖全国的历史性突破;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改变着贫困居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今天的中国,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群众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的热切关注,是因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还存在奋斗的空间。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降低了生活的幸福指数: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PM2.5、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具有福利身份区隔的城乡户籍制度问题;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分化问题;就业难与高房价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民生领域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难题尤须成为攻坚重点。新一轮的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渡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的方向正确与否;改革措施的落实是否高效、不走样;改革能否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聆听广大人民的意见并及时调整,这些问题都将影响改革的成果,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大变革的号角,而大变革能否尽快惠及百姓的小日子,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时间会做出回答。而我们希望,答案揭晓的时间越快越好。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