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是我国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一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经济体制改革施以重墨,而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重新定位则是重中之重,这无疑是盘活改革大棋局的重要一步,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59次提及“改革”一词,但首当其冲明确的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难看出,当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决定放权,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更加有力。
收放之间的道理,李克强总理早已道破,“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当然,同样重要的是,简政放权后,把权力交给了市场,也就是减少了寻租的机会。
诚然,壮士断腕的决心十分不易,但落实中不搞变相游戏将更为难得。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针对因政企不分、市场垄断而频遭诟病的国企如何改革,三中全会就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某大型国企相关负责人坦言,该公司曾是负面新闻的“重灾区”,每天平均被骂639(人)次。不患寡而患不均,背靠政府这棵大树,独占大量国有资源的国企一直难脱垄断帽子,未来借助市场的手,“国”与“民”得以共进,一碗水端平后势必会少些骂声。
在建设市场体系方面,全会提出“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地、水、电、油等资源配置依旧带有行政管制色彩的领域,今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价格机制将使资源更贴近其自身的价值。至于对外开放,全会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而要实现这一设想,首先要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当然政府放权并不等于放任。此次,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后,政府定位将从“划桨”变“掌舵”。
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相比,已进入“深水区”的改革确实更加艰难与莫测。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也许改革已成老生常谈,但用新方法破解一个老问题时,除了攻坚的决心,还将需要更多的智慧。如果政府能够全新履能,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两者的关系将给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