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改革不止 期待不息

作者:韩哲 2013-11-11

距离十八大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一年时间刚刚好,太短还来不及深思熟虑,太长则使等待的过程有些焦虑。

人人都知道这将是一个改革的大会,这一点,就连决策者也不讳言。在全会前,各个层面陆续释放的改革信息让市场颇为骚动。国家主席习近平点出了“综合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财政、金融、价格和企业领域会走向深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表示,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等等。最高决策层之外,来自中央部门的“鼓与呼”亦成为媒体头条的座上宾。一夜走红的国研中心的“383”改革方案、新华社于上周发出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稿《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农业部部长亲自撰文力促户籍改革,无不是这一轮改革的共振。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言语行文上的表态之所以被如此热烈地捕捉,是因为人们看到了货真价实的行动。过去一年,“八项规定”、“禁酒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政机关五年内禁建楼堂馆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势头不减,风头不过,效果有目共睹;过去一年,334项行政审批已在国务院取消和下放,利率市场化连过两关只差存款利率的临门一脚,简政放权的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面对“钱荒”保持定力不放水,企业注册资本制度松绑……经济改革“干货”不少。预期不是靠说教的,不是凭空产生的,当前人们的改革预期如此浓烈,是因为看到了决策者改革的热情和决心。

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中国发展的所有问题。大爆炸式的改革,或许将改革本身一同引爆。我们不能超越现实来谈改革,但改革确实可以一点一点地改变现实。只是,边际规律总是存在,深水区改革的那“一点”总是要比浅水区改革的那“一点”费劲许多。所有人受益或者至少没有人利益受损的帕累托改进到目前似乎已经难以再以此方式改进了,改革行至中流,要开始触及利益了。改革不再是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而是要重新调整利益格局,要断腕,也要适当的利益补偿,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诉求中突围出一条路来,有如转巨石于万仞,殊为不易。

这就是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机遇和挑战。再不容易,改革也是不能停的。正如习近平所援引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改革,就是我们最大的公约数。过去35年的中国,抽去改革将无从表述,未来中国更多的35年,离开改革亦是难以下笔。

明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将闭幕。一个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文件届时也将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我们期待,也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