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动物精神下的市场及政府

作者:韩哲 2013-10-15

对地球感兴趣的,可以看《动物世界》;对政治感兴趣的,可以看《动物庄园》;对经济有兴趣的,可以看《动物精神》。

动物精神是凯恩斯提出的,2009年经两位经济学家共同写成一本以其为名的书籍,在金融危机的当口,一时倒也洛阳纸贵。这两位经济学家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希勒在昨日刚刚跻身这一经济学界的名人堂。

著作等身的希勒,还有一本代表作《非理性繁荣》。非理性其实就是动物精神的另一种表述。人是一团复杂的情绪,非理性和理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作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人,有章可循的理性固然重要,但是毫无章法的非理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不是原子化的个体,不是一板一眼的理性人,当人们有信心的时候,就买进;当人们没有信心的时候,就卖出,理性决策没法分析这样的心理行为。正如其所说的一句名言,“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代表性理论都太过简化。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炒掉天气预报员”。

于是,市场失灵了。于是,凯恩斯来救火。毫无疑问,动物精神给了政府出手干预的机会。但出手纠正动物精神的政府,难道就没有动物精神?政府由许许多多的部门组成,而每一个部门里又由许许多多的个人组成,动物精神不会因为个人进入市场就发作、进入政府就绝迹。同样是一个人,进入市场就情绪化,进入政府就变得理性,解释不通。因此,政府也会失灵,同样也是因为动物精神。

希勒说,“金融危机是经济系统中最为传统的主题,而金融危机往往产生于投资者对于金融资产的疯狂投机,以及因此产生的金融投机泡沫,因此,在非理性繁荣的背后一定潜藏着下一场危机”。不过,我们往往用动物精神来解释市场的危机,却往往不愿意面对,动物精神也可以造成政府的危机。在2008年以前,美联储曾被迷信为理性的化身,结果正是其开启了低利率廉价货币的滥觞,纵容了华尔街的贪婪,合力演变成一场堪比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动物精神,或者说非理性,并不能完全推翻市场的理性,同样也不能否认政府存在着理性。与希勒昨日一同获奖的另一位经济学家法玛,就坚持市场的理性,认为人不可能战胜市场。市场给出的价格,是所有信息的反应,而不是充满误导的噪音,是可以依据其来决定行为决策的。

对立的思想,同时获得诺奖,或许是诺奖有意追求的“君子和而不同”境界吧。思想的对立和争鸣,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多认识世界的通道。我们需要一个思想的市场。这也是于不久前离世的同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对于中国的建议。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