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1年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建造的一尊高达27米的宋庆龄雕像,一度被称为郑州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如今雕像已被拆除,而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在其官网、年报中均未披露。据雕像的一位材料供货商透露,宋庆龄雕像造价在1.2亿元左右。
插一句,当年宋庆龄雕像引发“善款如何善用”的讨论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说这不是宋庆龄雕像,而是“黄河女儿”。呵呵,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自己。忽悠也是要有技术含量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拐卖出去的。
彼时人们就想不通,一个慈善机构不把这么多钱用在扶危救困上,而是建造一个华而不实的巨大雕像,实在是对不起慈善这两个字,更别说对得起宋庆龄这三个字。不过你要以为他们傻,那就是你犯傻了,人家精着呢。据当时媒体报道,所谓的宋庆龄雕像,旁边还计划盖四栋六层小楼;也就是说,暗度陈仓的是一个地产项目。
但这很有可能只是揣测了。反正雕像已经拆了,最多也就是项目运行失败,在市场经济中交了学费,要从中吸取教训之类的。问题会不会重现,学费会不会白交,天知道?
在过去一两年时间,因为郭美美,红十字会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人们对不透明慈善和颟顸慈善的发泄对象。其实,红十字会身上的那些问题,在所有的官办慈善机构上或多或少都有体现,只不过红十字会的靶子太过耀眼,让那些把慈善机构做成衙门单位的准官僚们长舒一口气。舆论不是单单跟红十字会过不去,而是跟暗箱慈善过不去。凭什么花社会公众捐的钱,就跟花自己的钱似的。相比之下,红十字会还好那么一点,至少还在努力做着一些重塑公信力的事情,尽管是避重就轻。而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则太拿别人的捐款不当回事了,1.2亿元这么一大笔的支出,拍脑袋就花出去了,拍胸脯就拆了,大概还想拍屁股就走人吧。或许觉得自己这一建一拆,给GDP数字还做了贡献呢。
做慈善,最值钱的就是名誉,对“钱从哪里来、要花到何处”理应吹毛求疵,有着透明度的洁癖才对。所谓“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偏偏我们的一些慈善机构舆论倒逼都不为所动,就愿意被人罩着做慈善,就愿意花善款时搞一种朦胧美。
任何一种收支体制,都无法建立在“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基础上,没有人愿意长期充当冤大头,能用市场选择的方式就用脚投票,不能的话也会加剧整个社会的紧张。哪怕是“奉旨慈善”的慈善机构,也不会稳坐钓鱼台,如果任凭“锱铢”与“泥沙”之间的鸿沟日益拓宽而不去做透明度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会变成“奉旨要饭”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