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有胡说的抗日神剧,就有胡来的“万人坑”

作者:韩哲 2013-04-11

据媒体报道,1940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在山东济南留下一座“万人坑”,中日建交后陆续有日本老兵来中国祭拜当年的遇害者。然而,日前“万人坑”遗址土地将要被开发成商业住宅,开发商因纪念碑太碍眼派人把碑清走。对此,济南市规划局称,“万人坑”所在土地早在十几年前就被规划成住宅用地,而且自“万人坑”遗迹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以来,没有被列入文物遗迹之列。

“万人坑”上盖商业住宅,且放下历史情感不说,单单是从纯市场角度出发,购房者恐怕心里也会犯嘀咕吧。

房子盖了还可以拆了重盖,厂子倒了还可以重新开张,历史遗迹没有了那就真是没有了,连历史也一块儿没有了,哪怕以后富得流油也变不出来。多少城市的古建,被以城市发展之名夷为平地,那种历史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荡然无存。如今,“万人坑”这样承载着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遗迹,这样一个政治正确的遗迹,也可以被轻易地淹没。我们城市建设的底线在哪里呢?

当地规划局的回复也真是一本正经的随时让人受不了。也没人说“万人坑”非得是文物遗迹,它可以是一个遗址公园,也可以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难道一个城市的规划,除了房地产之外就没其他东西了吗?如果你重视它,它就可以成为“市宝”,如果你压根儿就不把其当回事,它就是碍眼的绊脚石。济南是省会城市,城市不会太小,怎么就连个“万人坑”的立锥之地都没有呢?

历史,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认真二字,可偏偏在某些地方,我们最不愿做的就是认真二字。不认真,就怠慢,就随意,就敢胡说和胡来。那些飞檐走壁的抗日神剧,那些用冷兵器砍瓜切菜般横扫鬼子的抗日侠剧,那些数不清的横店大捷,那些个个赛过007的抗日特工,难道不是我们对“万人坑”态度的另一个版本?毫不奇怪,我们是怎样拍摄抗日剧的,我们就是怎样看待“万人坑”的。抗日剧上我们敢胡写,“万人坑”上我们就敢胡来。在那些人心目中,抗日剧和“万人坑”都是赚钱的载体,而不是责任的担当。或许,有人还会舞着钞票对我等质疑者喊道,你才有责任,你们全家都有责任。什么人民的记忆,人民币的味道还差不多。

看到这样的新闻,让人五味杂陈,甚至连愤怒的力量都没有。如果说,我们对历史和苦难少了那么一份敬畏和凝重,我们的信仰和理想将于何处安放?抗日战争是我们付出巨大牺牲,以决绝的勇气扭转国运的一场正义战争,怎么能如此荒诞的虚构,又怎么能如此为钱推倒重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不是空洞的,其存在于教科书,也存在于每一寸物理世界和每一帧精神世界。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