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大同好官?

作者:韩哲 2013-03-01

耿彦波,从一个我多有耳闻的市长变成全国人民都有所耳闻的市长,也就是一个春节的时间。

你很难用一个词来对这位前大同市市长做一个好与不好的定性,这正是当前中国的复杂之处。

在传统的“忠臣-奸臣”或“清官-贪官”模式中,耿彦波无疑是好官,飒飒寒风中的横幅和下跪,一如万民伞的与时俱进;在当代的政绩观中,耿彦波也是能拿高分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同人,我清楚地看到过去五年大同的变化,远超过去二三十年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唤起了这座城市久违的荣誉感。

但非议一直存在。这不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而是观念之争。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制度激励,还是强人政治?

强人政治,永远也无法避免人走茶凉、人亡政息,靠一己之权力推动的城建,就像潮起潮落,涨潮有多汹涌,退潮就有多汹涌。一人之命运即一城之命运,让人惴惴不安,风险高得吓人。靠强人意志支撑起的大拆大建和大同速度,在强人遽然离开后,那背负的巨额债务,那尚未完成的半截子工程,让这个城市如履薄冰。即使是在强人主政期间,造城的可持续发展与否,拆迁中对不愿搬迁人们财产和权利的逼迫及补偿的不公,都是这个城市日后发展的成本和隐隐作痛的伤痕。

大拆大建太易引发腐败和寻租,大拆大建也太易制造不公,因此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漂亮的地标和钉子户的残垣,一“城”功成万骨枯的说法即使极端,也总有知音。人民有理由质疑那些大笔一挥拆这拆那的官员,真的是一心为公吗?

偏偏这个强人,在大同做到让人们相信其所作所为均是“公心”。事实上,大拆大建对掌权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必须是一心为公、两袖清风,必须在拆迁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是权贵、地头蛇,还是普通老百姓,否则反弹将是激烈的,群体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的。耿彦波被跪留,不仅仅是因为其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颓势,更重要的是他那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他那随时的现场办公、见市长比见局长更容易的去官架子化,甚至他在工地上抓一把灰土就知道沙子和水泥比重的传说,都让人们很快完成了从排斥到亲近的转换。五年前,我的大同朋友说起他总是代之以不屑的“耿拆拆”,五年后,在朋友口中,“耿拆拆”已变成了“老耿”。“公平就是力量”,正如其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所说。尽管干得是极易引发众怒的拆迁,这众怒不仅来自底层,同样也来自同侪,但如果你是一把直尺,一量到底,就能无欲则刚,就能建立起与城市百姓的同盟,尽管他们刚开始时狐疑你、看不惯你。

我们对一个市长的期望,原本可以更高的,法治的建设、政府的服务意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保护,但现实的复杂,压低了我们的期望,软件的建设让位于硬件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让位于好官的出现。靠好官推动的城市“大跃进”,哪怕丁点的奇迹出现,也只能是小概率事件,既不能被模仿,亦不能成功,更多的是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理智与情感总是在打架,前者告诉我好市长是不可靠的,后者却总是为这城市的变化所心软。春节期间,我走在大同已复建起的三面巍峨城墙上,华灯初上,任是无情也动人。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