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国考只要公正,何需强调有无背景

作者:韩哲 2013-01-09

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央机关新录取的公务员当中,60%以上来自农村或城市的普通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尹蔚民说,尽管近年来对公务员考试热有很多议论,但公务员凡录必考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这样的新闻,很多人会嘀咕,新闻的潜在逻辑莫不是,剩下的40%来自有背景不普通的家庭。

人保部的本意是想用60%这个数据,来证明公务员考试并没有被所谓的“官二代”所把持,在这里,依然是英雄不问出身,无论你是来自五湖,还是来自四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可惜,嘴不应心,话一说出来就变了味,考试面前只有考生一种身份,经人保部这么一解释,原来考试面前还分普通家庭和非普通家庭,这不是三六九等还有别的意思吗?否则干嘛要刻意强调60%的非普通家庭,强调了这60%,同时也就突出了那40%。就好像朱元璋在明朝搞科举南北榜,煞有介事地宣布,北方录取了多少,南方录取了多少,以显示并无偏袒,倒让旁人看出了些许心虚的味道。

再者,什么是普通家庭,富商算不算,教授算不算;是只要父母不是当官的,还是七大姑八大姨也没有当官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定义,实在不能拿来说明什么。

事实上,如果一个考试的公正性被广泛认可,那么即使百分之百录取的公务员来自非普通的家庭,也不影响其声望,更不用人保部费心数据好不好看。正是因为为官二代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时有发生,才让人们对考试的公平性产生焦虑,以至于认为凡事都得拼爹。久而久之,背景一词在公众眼中是个敏感词,在负责公务员考试的政府部门眼中也不自觉地成为了敏感词,还需要烦请部长说一下,以证明考试的公平正义。

“萝卜招聘”在当前实算不得什么新闻了。在中国有一种悲哀,就是很多义愤填膺的事情居然已经不是新闻了。要么在报考条件上层层设限,直至就一个“萝卜”有此资格;要么是“官一代”亲自上阵,帮着儿子篡改考分,这都是近年来被媒体曝光出的手段。最近的例子无疑是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在招聘时,一不留神在网络上将应试者的背景公开了,诸如某行长亲戚、某局长裙带、某客户关系,让人叹为观止。

凡录必考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但这种保障正面临着“萝卜招聘”、打招呼和递条子的调戏和挑衅。新录取的公务员中,无论是“官二代”,还是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工程师、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退休或无业人员等家庭,实属无关紧要,只要公正性不受侵犯,有公开的程序和问责的机制来反击特权干预,内举自不用避亲。去背景化,不在百分比,而在制度公正。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