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我的大米,你的黄金?

作者:韩哲 2012-12-10

数月前,一则美国试验项目曾让湖南儿童食用转基因大米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黄金大米”风波。而这件事终于在上周有了定论,湖南衡阳江口镇中心小学的学生确实被当做了小白鼠,成为转基因大米的试验对象。“黄金大米”的3名幕后当事人已经被相关单位撤职,中国疾控中心等几家单位也公开道歉。据报道,25名儿童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而每人将获得补偿8万元。

“黄金大米”是一种转基因大米,因色泽金黄而得名,其不同于普通大米之处在于能够帮助人体增加吸收维生素A。“黄金大米”最初源自人道主义的想法,希望以此救济贫困国家的人民,不过中间引进了国际种子公司,使得这一试验又夹杂着不纯粹的商业味道。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害,这在科学上一直是有争论的,而吃了转基因的“黄金大米”是否就一定会危害孩子的健康,也是说不清的。

但不确定的事情就是有风险的,而这风险的代价就是不可挽回的人的身体健康。一旦事后证实转基因是有害的,补救措施已经无济于事了,这个风险是不可逆的。在这个意义上,风险也就是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都是慎之又慎,实行严格监管。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帮鬼鬼祟祟的人,里外联手,就敢让孩子试吃,一点也不在乎孩子的知情权和健康权,一点也不在意国家的规章制度,真是应了冯小刚客串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那一句台词:还有王法吗?

研究试验“黄金大米”,据说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可多少坑爹的事情,无不是假借造福于人类的理由。以科学的名义胡作非为,胡作非为的程度可能要增加好几个量级。连老百姓都知道,流氓懂文化,谁也挡不住。我们不理解,为何这样一件既伤害孩子、也伤害科学精神的事情,所谓的幕后当事人以及机构可以轻松地从此案脱身,处罚不过是撤职、道歉和赔偿。隔靴搔痒式的处罚,对监管机构的公共管理水平,对那些幕后当事人的道德约束,都难以真正发挥训诫作用。几个中国和美国的“志同道合者”,一路瞒天过海、移花接木,就轻易击穿政府的监管网,这究竟该说前者太狡猾呢,还是我们的当地政府太老实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要有个规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操守,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权益,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比如打黑,如果没有程序和规范,就有可能异化为“黑打”;比如科学,如果变得偷偷摸摸,那其也有可能只是更高级的“阴谋”。因此,不要为了自己心目中的“黄金”,就可以把不知情的人当做试吃大米的小白鼠。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