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

作者:韩哲 2012-11-16

昨日上午,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亮相。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了简短讲话。十几分钟的讲话很自信,也很有亲和力。人民、我们的党、中华民族、责任,成为习近平在讲话中频频触及的词汇。事实上,在当代中国,这些词汇是密不可分的,将其连接起来,就是党的历史责任,党对人民的责任,党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正是这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才最终成就了历史的选择,也必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成为凝结起民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不二选择。

习近平回顾了我们的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从贫穷落后走向日益繁荣富强,强调党的责任,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习近平表示,自豪却不自满,决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对于党面临的问题,他也不回避,对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提出“必须警醒”,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老百姓都能明白的民间谚语,传递出坚决、清晰的从严治党的信号。

从诞生之日起,我们的党就充满了理想色彩,誓言奋斗出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这样的理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赋予中国共产党一种融化在基因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历史感,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的惰性,不满足于虽丰硕却难言完满的改革开放成果,责任感是理想、承诺、信念和勇气,是在取得经济发展的极大成功之后,还在谨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在谨记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在谨记着最初的梦想,仍要紧紧握在手中。

昨日讲话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讲出了全社会的共识,引发了全社会的共鸣。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能力愈大,责任愈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发展、急速转型、人心思改、世界为之侧目的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如何找到一条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如何找到一条改革开放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的发展机制,其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其本身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探索,每一步脚印,每一次抉择,每一回交接,都是开创性的历史工作,是一份呈现给世界的中国遗产。

习近平说道,“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在未来的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相信,无论是中华崛起,还是民族复兴,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