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江苏扬州一位17岁的中学生无意撞坏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当时车主不在,他没有溜走,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车主,等了近半小时之后因为赶着上课,只好留下准备赔偿的联系字条。
这原本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却在舆论上掀起波澜,因为其小的不同寻常,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久违了的情理之中。损坏了别人东西要赔偿,每个人都是这样被教育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溜之大吉的人恐怕不在少数,生怕赔偿,甚至被讹一笔。当看到相反的选择时,难免自省和被触动。
在人们都在痛心诚信不足、世风日下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洋溢着正能量的事情发生,多少驱赶了一些负能量的阴霾。正如“小悦悦事件”不能简单代表国人的道德水准,扬州少年同样也不能拔高这道德水准。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的中国,在市场、法治、公平、效率、正义、诱惑等多种价值观的激荡之下,整体道德水平是复杂的,是蜿蜒曲折的,我们不能说对此就满意,但也不会同意道德滑坡一说,我们是在艰难地爬坡,这其中有停顿,有滑到,有沮丧,但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在向上。
面对逆境和困难,心情如果是忐忑的,造访者便是魔鬼;心情若是平静,来者即是天使。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当前道德的信念。即使耳濡目染社会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人和事,我们也不能轻易唉声叹气、垂头顿足、以为人心不古,为自己随波逐流、将道德操守无限降低找出理由。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消极的情绪,对一些社会上不如意的现象从不满意变成不关心,屌丝心态和犬儒主义盛行,一边痛骂种种的不道德和不诚信,一边在自己遇到此种情况时纷纷明哲保身,冷眼旁观。在这些人看来,沉默是自己在所谓的囚徒困境中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沉默放在全社会的背景下,却像瘟疫一样扩散,吞噬着整体的道德氛围。因此,冷漠也是不道德不诚信的帮凶。诚然,根治冷漠需要整个社会体制、结构的鼓励,需要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环境,但个人也不能逃避自己的道德责任。因此,那位扬州17岁中学生多一些,人心也就温暖一些,道德感也就炽烈一些,对诚信也就更有信心一些。正能量不是凭空来的,正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汇集而来,渐成一黛青山,折折叠叠,成为社会的巍峨基石和骨架。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件事的结局。据媒体报道,那个车主在看到字条后只是叮嘱那位中学生赶紧上学去,而无需赔偿。学生感动了车主,车主释怀了学生,而这件事又温暖了所有关注的人们,我们勇于发掘正能量,勇于培养正能量,正能量也会对我们投桃报李,而这正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