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出的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前10名均为央企,石油三家,银行四家,电网、移动和中建占据了其他三席。前不久刚刚公布的民企500强榜单中,新科状元沙钢仅仅排在了44位。
凡事都有个审美疲劳,年年500强就那么几家央企,反正都是靠政策吃饭,作为企业的个体,发挥的空间也就那么一点。审美疲劳之外,还有一个审丑疲劳,消费者反映的霸王条款很少被改变,还隔三差五喝个茅台啥的。这样一个财大气粗的榜单,公众也不会跟着自豪和高兴,相反还弄不好要骂娘。榜单所具备的鼓舞士气民心的作用已经消退,而如果一个榜单失去了激励人心作用,也就失去了其正能量。
但这样的榜单再适合央企、国企不过,这提供了它们为数不多的“骄傲”所在。它们的最大优势就是规模优势,当初被寄予厚望的做大做强已经变成了一味的做大,貌似已经是世界500强榜单的常客,但透过现象我们看本质,无论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榜单上的这些大块头企业还只是跟着别人跑,而鲜有引领变革。基于此,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在赚中国市场的钱,而不是赚世界市场的钱。更有甚者,其中的一些在国内国外分别上市的企业,国内市场的分红远远不及国外市场的分红,这让不少人感叹,国企的“国”字,不是国家拥有的意思,而是国际主义的意思。
据媒体统计,在这500家企业中,有310家国有企业,其平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利润分别为897.9亿元、4937.8亿元和56.45亿元,分别是190家民营企业的1.55倍、4.4倍和3.15倍。毫无疑问,占据上游生产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的确显示出了控制力,但在影响力方面恐怕就不尽然。乔布斯当年在拉拢百事可乐CEO时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对于当前的诸多国企而言,它们更多是在卖糖水,而且只在家门口卖,因为在家门口,除了它们就没什么人在卖糖水了。
事实上,大而不强,差不多媒体和公众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词。这么多巨无霸的央企国企,其实代表的不是企业本身的实力,而是中国经济的实力。因此,我很不厚道地想到了一个成语:狐假虎威。在傍上名列前茅的这些企业就是“狐”,中国迅速崛起的经济才是“虎”,这确实是一个很无奈的现象。其实,我们还差两个榜单,一个是最受尊敬的企业,一个是最具创新的企业,这些是政策所不能给予支持的,规划所不能给予帮助的。最受尊敬,是因为服务意识出色,将消费者摆在了首位;最具创新,则是能够给乔布斯们创造空间,让一个仅仅凭借创新就可以在市值上击败那些百年老店,击败那些靠稀缺资源起家的巨无霸企业。后两个榜单上做大做强的企业,才是让中国改变世界的企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