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暴雨叠加着山洪,成为北京不忍回首的画面。最新的数据显示,此次特大暴雨导致全市因灾人口160.2万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其中,最让社会公众揪心的遇难者人数估计还在增加。
生命的消逝总是让人悲痛。被这场灾难裹挟而去的遇难者,在我们心中,绝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法忘却的记忆。
在这场由暴雨引发的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不久,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就表示,“对于因灾死亡情况,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排查核实,及时向社会公布”。如实公布遇难者人数,是对遇难者的尊重,更是服务型政府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尽管自然灾害肆虐不可抵挡,却并不会使我们心生畏惧,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它,分析它,以使得我们之后应急和应对灾难的能力增强,我们迟早会走出自然灾害的阴影。但是如果面对沉痛的伤亡数据而踌躇,不愿伤亡数字“脱敏”,那我们即使走出了自然灾害的阴影,也走不出社会的心理阴影。因此,郭金龙书记的明确表态,及时公布因灾死亡数字更显政府的务实负责态度,也更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民心、民力,扛下这场暴雨,这是我们对于遇难者最好的安抚和怀念。
而在我们向遇难者致意的同时,更要为北京提出更高的目标,提高我们的地下基础设施水准,提升我们的灾害应急和救援水平,让北京的现代化水平更上一层楼。如此,才让我们对于遇难者的缅怀更有意义。
我们的悲恸中掺杂着感动,因为有了平民英雄的挺身而出,我们的世界并没有被无情的风雨所吞噬。
正所谓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而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更显得那么的有力。英雄不问出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人民子弟兵还是志愿者,无论是专业救援队伍还是热血市民,无论是为此付出宝贵生命的人民警察,还是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最美清洁工”,都是我们需要致敬的英雄,都是中国的脊梁。
灾难骤起,他们就是英雄;灾难过去,他们又回归平民。英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同时也不完全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其更是一种精神,潜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人人能够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圣人。英雄亦是如此,只要人人都能够发扬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责任,释放自己身上爱的正能量,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在这里向英雄致敬,并不是向那种“一言可以兴邦”的大英雄致敬,而是向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致敬。英雄史观固然精彩,但我们更加明白,惟有人民,惟有人民的英雄群像,才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