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据媒体报道,这场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万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市内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截至22日17时因灾死亡人数为37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在这个暴雨肆虐兼有山洪的夜晚,在这个有生命不幸罹难的夜晚,让我们感到悲伤却不会感到冰冷,让我们感到心痛却不会感到无助,是因为有无数坚守岗位和伸出援手的北京人,支撑起北京精神的天空。
在报端上、在镜头里、在微博中,我们看到北京市民自发去机场搭载旅客,自发提供食宿给回不了家的路人,自发去灾情最严重的房山救援……
我们看到,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前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我们看到,燕山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从21日中午开始就带领民警奋战在辖区积水严重的凤凰亭村,先后救起50余名被困群众。17时20分许,当李方洪再次冲入水中救助群众时,被一根落入水中的电线击倒,光荣牺牲……
还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交通民警、消防官兵、工程抢险人员……他们都成为那个大雨滂沱夜晚中北京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标准不高,这是这场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带给北京市的反思,从而可以让北京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道路上,能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在微博中透露,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强调,这场暴雨提醒我们要加强排水系统建设,下决心做好雨污分流,彻底清除可能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但与此同时,这场来势汹汹的大雨也让北京精神有了最鲜活最现场的表现,这一次,北京精神不只是宣传片和标语,而是化成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有责任,也有自觉,充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中的人,每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人,编织出传递正能量的城市精神。因此,对于北京,在这次特大暴雨中所形成的温暖、关爱、厚德等精神力量,是这个城市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
这既是北京精神在现实世界的再映像,更是一个公民社会成长和成熟的基础,它带给这个城市以自信,传递出这个城市的温情,释放出这个城市最不竭的活力。我们相信并且期待,在日后更好的总结问题和提高城市御灾能力的同时,这场暴雨中的北京温情,将长久地滋润着北京的城市气质和人文精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