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93岁缴社保是个黑色幽默

作者:韩哲 2012-06-18

据媒体报道,广东连州市93岁老人吕家秀在一次性补交了过去15年的4万多元社保金后,拿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存折。根据社保规定,她从2012年6月开始每月可领752.49元的养老金。“没想到我90多岁了还能买社保,一个月能领752元,比工作时工资还高。”吕家秀说。而她的例子,被用来证明当地“社会养老工作成效显著”。

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却是,没想到90多岁了还需要买社保。真是活到老,交到老,与此相比,推迟退休年龄都已经不算什么打紧的了。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至少在吕家秀老人98岁之前,她是享受不到“国家养老”的福利的,因为所领的社保不过是自己那4万多元钱。这也难怪网民们纷纷祝愿吕家秀老人家健康长寿,否则真如小沈阳所言,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据介绍,1919年出生的吕家秀曾在该市星子镇镇属企业竹器社、农具厂、五金厂等工作,但未参与购买养老保险。这里面,我们就要提出疑问,为什么其没有参加购买养老保险?是彼时的时代局限性使然,国家政策顾不上覆盖到这样的镇属企业工人,以至于让这部分人群独自承担改革的阵痛和成本;还是当时在实际执行中就没有购买养老金政策,政府宣称要包下人们的养老问题。也正是如此,那时的工资才不是很高,而本来应该成为社保资金的钱则被当做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成本。

这些天,人保部表示要研究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这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热议。公众对于动辄就把改革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支付成本由老百姓承担而不满,很多专家也指出,养老金这个资金池正常运行并没有太大的支付危机,主要是其资金要被其他方面的需求所挪用和占据。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就算是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问题,也不是只有推迟退休年龄这个“自古华山一条路”,相反的,我们国家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而这些国有资产又因为享受着各种政策倾斜而获利颇丰,因此,让国有企业提高红利上缴比例,提高红利中用于社保弥补的比例,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不过,让人气馁的是,最有能力为养老金支付出把力气的央企,表现出来的却是有气无力。数据显示,尽管央企去年上缴红利为765亿元,但是大部分支出用于央企“体内循环”。201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69亿元,用于社保和就业支出的仅5100万元,其他部分用于央企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而与此同时,2011年,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累计实现净利润9173亿元。我们在想,如果央企能慷慨一些,能够履行其近些年言必称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部门也不至于伸手跟93岁的老人要钱。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社会养老工作的政绩。而93岁老人还得支付社保欠账,对于围观的公众而言足够苦笑和离谱,而对于政府部门和政策而言,也足够成为一个黑色幽默,也让人担心,我们当前的养老金管理和运营,是不是一个靠谱的政策。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