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多抱西瓜,少捡芝麻

作者:韩哲 2012-05-22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机关的公务员走上街头,开展50余项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擦鞋、理发、红酒鉴别、珠宝鉴定、食品安全鉴定、修理家电手机数码产品、免费照像及打印等服务应有尽有,其中擦鞋服务“人气很高”。面对“公务员上街为市民免费擦鞋是作秀之举”的质疑,深圳方面回应:起初是几个青年公务员提议,后来得到很多同事支持,大家想通过擦鞋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

首先我们得说,这些公务员的精神可嘉,作秀说显然是先入为主的偏见使然。擦鞋等志愿服务毕竟不是嘴头上的夸夸其谈,而是实实在在、接地气儿的为人民服务。

但是我们也需要指出,尽职比尽义务更重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为人民服务。而公务员做的这些事情,又都是在跟市场上的底层服务者抢生意。这些都是市场分内的事情,何须公务员来画蛇添足呢?相信如果这些志愿服务是在助学、助老、助残、关注其他弱势群体、环保以及社会公益活动领域展开,来自舆论的非议恐怕也会少些,因为这些领域,不是寻常的门面功夫就能够对付的。

更进一步,老百姓与公务员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契约关系,老百姓纳税光荣,公务员就要提供与税收成正比的公共服务。打个比方,你在网上购物,快递人员到了之后说商品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挺过意不去,要不给你擦擦鞋吧。你说,你是感动还是生气呢?

体验劳动的艰辛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说明什么。皇帝每年还要选一个日子到先农坛的耕田上比划两三下,体验完劳动的艰辛之后也还是涛声依旧。与其挥汗如雨地走到大街上为人民服务,不如吹着冷气在办公室里为人民服务;与其在前一个事情上热情洋溢,不如在后一个事情上消除老百姓心目中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传统印象。

不必成天想着怎么便民利民,若能按照纸面上的法律规定做好公务员的本职岗位,便民利民是立竿见影的,用不着缘木求鱼。汉代的一个宰相在路上看到人群斗殴视而不见,看到一头耕牛病恹恹的就急忙打听怎么了。旁人不解,他说打架的事情自有地方官处理,宰相管的是大事,看到牛有问题就会联系到天气和农事,自然要关心。后人常以“丙吉问牛”来形容抓住解决问题的要害,在其位不仅要谋其政,也要知其政,知道本职工作要做什么。

公众对于政府机关的期许有很多,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中,政府机关在行政效率、服务意识、扩大监督、财产公开等方面有诸多改进、改善和改革之处,相较于上街擦鞋这样细枝末节的琢磨,前者才是需要下大工夫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公务员上街擦鞋很辛苦很委屈,公众也不是很买账,因为公众想要的是西瓜式的公共服务,而不是芝麻式的志愿者服务。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