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高标准“评星”是旅游委的重担

作者:邱成军 2011-12-09

对于志在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北京,饭店不仅不应该是短板,还应该是样板。

前些天,北京市旅游委正式公布了对全市729家星级饭店的重新评定结果,其中有131家星级饭店因未能达到相应标准而被“摘星”,力度超过往年97个的最高纪录。用市旅游委的话来说,就是“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检查最细、处理饭店数量最多”。

任何一件事情,若想止于至善,不仅需要自律,同时也需要他律。不能说,自己觉得够“星”了,就俨然以星级自居了。也不能说,评上了一次星,就世袭了。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饭店的星级不能是一锤子买卖,不能说在检查的时候突击搞一搞“大扫除”就OK了。潮流在变,环境在变,星级饭店也要与时俱进。

重新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正名”。孔子都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星级饭店本来是为了便于识别,但现在的饭店动辄就是准五星、超五星,甚至六七八九十星也已经或者打算使用,便利了旅行社在报价单上的星级饭店标准玩弄文字游戏。

一个旅游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差不多有一半时间的印象都是来自己所下榻的饭店。饭店水准如何,是否“每个星”就对应着实打实的含金量,同时这个含金量,是否既包括富丽堂皇的设施,也包括“富丽堂皇”的服务?曾经有一家号称是“准五星”的饭店,硬件设备都还像回事儿,但是着急打印个文件,大堂前台开的价格是十元/张,狮子大开口,能咬一口是一口。钱还是小事,但是摆出一副“爱打(印)不打”的态度,就有点招待所的感觉了?艾青诗中曾有这么一句话,豆腐店变饭店,杂货铺变旅馆,倒是可以用来形容这样的饭店,虽然是个饭店的样子,影子里还是有些豆腐店、杂货铺的模样。

因此,北京必须在星级饭店方面做到高起点。如果一个旅游者走后,跟别人说“北京的三星级都比得上国外的四星级了”,就已经不是对饭店的褒奖了,而是对于北京的褒奖。如果评价恰恰相反,这个坏的印象分就有可能随着口口相传或者发帖而加上一个乘数。

北京的星级饭店在全国首屈一指,但正如旅游委所指出,距离北京创建国际旅游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需要北京更加重视旅游质量的提高,更重视高端旅游市场的提升,星级饭店的标准不能是“过得去就行”,而应该是“能不能再好一点”。对于“店大欺客”,主管部门不妨在“受到中外游客重大投诉”这一项上采取一票否决;而一些让客户颇有微词的地方,则建议饭店大度一些,就不要板起面孔收诸如10块钱的小钱了。现实告诉我们,在面对评级组时,饭店都会将自己的最好一面展现出来,人们更希望这种在评级过程所展现的软硬件水平,能够渐渐成为以后常态化管理和服务的基础。

星级标准对于旅行者而言,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于饭店经营者而言,也是一种正向激励,因此标准不能松,不能滥,不能像太平天国时期的封王一样,封到最后随便什么人都是王了,反而对这个王也无所谓了。因此,星级标准的考核应是趋严的,应是更加精细化的,这正是北京市旅游委的重担。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