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监督要理性,不要情绪化

作者:韩哲 2011-12-07

据媒体报道,吉林省公安部门通过技术检验和侦察调查,初步确认“11·28”饮用美汁源果粒奶优饮品中毒案件是一起“投毒”案件。据介绍,对于可口可乐同批次产品的检测均未检出农药成分。

可口可乐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对于可口可乐过快表示“中毒事件”与产品自身质量无关的声明态度,受害者家属表示了不满,有的媒体也指责可口可乐式的大公司傲慢,不把消费者当回事,急着撇清责任。

在国内的食品、饮料行业,任何产品质量方面的瑕疵都让厂家如临大敌,更何况是中毒。但是,近一两年的“中毒事件”,到最后都是没影儿的事情。农夫山泉的“砒霜门”,估计是竞争对手玩阴的;雪碧的“汞中毒”和这次的结论一样,均属“投毒”性质。最后,虽然都获得了清白,可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没得补偿。这种对于品牌的打击,可谓是最经济的。

经历得多了,想必我们的肾上腺素也需要淡定一些了。毕竟,饮料里出现砒霜、水银和杀虫剂的事情太过不靠谱,但凡是一个有知名度的品牌,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都不会说是像一个作坊,随随便便就能出什么问题。失去良心的企业,会琢磨着加一些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但不会说是往里放各种剧毒物质。在这些上规模的企业,产品线都是标准化操作,甚至整个产品下来都是无人化管理,都是机器在操作。因此,从内控程度来说,产品出现各种剧毒物质的可能性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

企业不是什么完美的圣人,但也绝不会是彻头彻尾的坏蛋,这不是我们对于某个企业的信任,而是基于对市场经济的信任,尽管在目前环境下,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劣币。对于品牌的监督,应该遵循的是一种理性监督,而不是情绪化监督。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维权方面。

在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这个消费者维权事件中,我们同样发现了压倒理性的情绪性反应。稍早前,西门子中国公司对外发布了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兰·盖尔克就西门子冰箱质量问题道歉的视频和文字稿。除了道歉,这位总裁也表示,对所有遇到冰箱门关闭问题的消费者,将免费提供上门服务。这让消费者及舆论认为,到目前为止,西门子不仅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且也表现出了真诚解决的态度。

不过,维权的消费者罗永浩显然是更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认为西门子是玩弄“文字游戏”,并再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并给了西门子一周的时间,如果不能使其满意,仍将按照原计划在798艺术区举行集体砸冰箱的行为艺术活动。这就有点“挟舆论以令诸侯”的意味了,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许这里面有快感吧,但是,一个良性的商业环境,毕竟不是要通过霍布斯所言“人对人像狼”来实现的。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