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形象宣传不要只盯着那块大屏幕

作者:韩哲 2011-12-05

上周末,苏州城市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播出,60秒的画面,很唯美,自然也很贵。

形象宣传片要火啊。中国那么多可以拿得出手的城市,博大精深的文化,日新月异的建设,从来不缺少宣传的形象和细节。特别是,纽约时报广场位于曼哈顿的心脏地带,年均游客流量4000万人次、人员流量1亿人次,在“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大屏幕打广告,很长民族志气,墙外开花墙内香。

酒香也怕巷子深,从个人到城市到国家,都需要将自己的魅力展现给别人,消弭傲慢和偏见。因此,形象宣传很重要,但宣传不是一味地拿钱砸,你宣传的是细腻的文化,反而让人看到的是暴发户。

比如,五粮液品牌此前也在这块大屏幕上亮相,在一个不怎么喝白酒的国度里有这样的大手笔,就有点为了宣传而宣传的意味。我们担心,国内的城市也是如此,反正有国家形象片打头宣传,跟着去做至少是个政治正确的事情。当然,会有各种数据和报告证明形象宣传片收到了怎样的正面反馈,但毕竟我们还没奢侈到钱随便花。成本还是需要核算的,广告费还是需要让公众了解的,不能以“国家秘密”或者“小到都不好意思说”笼统回应。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并不像他们的参众议员和媒体大亨描绘的那般落后或者好斗,这又不是什么偷偷摸摸的事情。

而且,一个城市的形象,光有一块屏幕还不够。形象宣传是多方位的,最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是《罗马假日》、《布拉格之恋》这样的文艺作品,这是软实力。而形象宣传片中快速剪接的镜头美则美矣,无法直抵心灵。然而,就像很多城市,热衷于搞摩天大楼,而不太注重地下管道建设,形象宣传也有着类似“跑偏”的可能,能够看得见的大屏幕宣传片就多搞,看不见的居住、人文环境建设则缓做。现在好了,有了一个最省事的法子,就是去纽约时报广场播放形象宣传片,倒是我们最不缺的就是美元,与其让美国人不停地贬值我们的美元资产,在当下花到刀刃上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事实上,一点都不宣传和过多的宣传,效果都是一样的。屏幕之外展现的城市和国家形象,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前不久,国家决定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此前标准提高92%。按照新标准,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将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多年扶贫之后,我国的贫困人口再度过亿,这对于国家形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认为是好事,贫困人口的里子要比国家的面子更重要,重视前者,恰恰是让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无需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就被广泛认同。国家形象,内部排在外部的前面。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