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别把学生当礼仪小姐

作者:韩哲 2011-11-25

昨天有一则报道,说的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为迎接省领导及媒体的到来,让两百多名小学生暂停上课,身着校服站在县政府大院内的道路两旁,夹道手持鲜花等待前来开会的领导。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仪仗队伍十分气派,正好在路旁看到此景的刘邦大发感慨:大丈夫生当如此!我不知道,在威风凛凛的领导车队通过时,那两百多个小学生中是否也会有人发出同样的感慨:这辈子也要当大官。如果有,这样的教育让人舒服吗?

前两天也有一条新闻,地点在复旦大学。因为梁朝伟等一众香港明星的来访,35名武警班学员被叫去维持现场秩序,导致教授去上课时,教室里空掉一半。教授对此很愤怒,学生会也马上道了歉。两条新闻比照着看,很有意思。有那样被教的小学生,恐怕就会有这样做的大学生。

大道理小道理,甭管讲台上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实际行动才是硬道理。课本上告诫学生,要不唯上,不媚俗,结果只要是来了大人物大明星,就忙着簇拥过去,嘘寒问暖,知行如何统一得起来呢?这又让学生如何不变得犬儒呢?《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熟前,是被灌满了各种谎言,他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呕吐,把这些谎言都呕吐出来。”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我们的教育如果最后搞成了这个样子,那将是很悲哀的事情。

教育本来是很单纯的事情,教书育人,启发学生的悟性,但偏偏掺进很多的杂性,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读懂了社会。学生就是学生,不是礼仪小姐,也不是保安,学校的任务,就是竭尽全力帮助学生将自己琢磨成器,而不是人情世故的早熟。然而,“跑偏”的又岂止是教育?我们在企业界一样看到,不急着创造价值,进行创新,实业立国,而是东搞搞,西搞搞,一本正经地将本该是业余爱好的事情干得火热。

日前,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微博上宣称,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欲将自己五年前在南京、上海、海口、广州、深圳、大连等地投资的房产,按照当时购置价格的9折出售。对陈光标而言,慈善家的名头要比企业家的名头更为响亮。不过,他这个慈善家极具争议,有人冠之以“暴力慈善”。尽管我们常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但显然陈光标就像这些小学生和大学生一样——不务正业。只不过,后者是被动的,而他则是主动而为之。一个企业家,一会儿唱红歌,一会儿砸大奔,一会儿卖房子,这不是一个用心做企业的企业家,而这恰恰是我们当前企业最欠缺的东西。学校就应该有个学校样儿,企业家也应该有个企业家的样儿。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