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北京精神向世界释放吸引力

作者:韩哲 2011-11-03

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北京精神最终定鼎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北京处在快速发展之中,数十年的时间就已是沧海桑田,物质日新月异的同时,精神内核却没有被冲散,反而越发紧实,与故宫、CBD、“鸟巢”等一道成为北京的名片,构成北京的气质和气场。

爱国是北京的传统,当巴黎和会的屈辱传来,“五四”爱国热情首先在北京觉醒;当亡国灭种的危机迫在眉睫,“一·二九”爱国怒火自北京爆炸。爱国的真谛不在于口号,而在于付诸于实际行动,在和平时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李素丽同样体现的是爱国精神。爱国,自家起,自社区起,自工作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建成世界城市,都需要爱国精神的支撑,也惟有爱国精神的支撑,才让我们一路艰难险阻走来,自强不息。

创新之于北京,并不仅仅只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可以完全覆盖,创新一直凝结在北京发展血脉之中,元代郭守敬重凿运河精巧引水入大都,奠定古代北京城市繁荣的基础,今天则是各种脑力和创意在北京激荡,并和北京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底蕴氤氲,让北京成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新鲜的城市。

包容来自北京上千年建城史以及几百年建都史,这种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给予了北京一种“元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国内的五湖四海,还是国外的七大洲、四大洋,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北京梦”,在将自己融进这座城市的同时,也在持续推进着北京的多样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对“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如此情有独钟。

厚德载物,一个有德行的城市,才会在自强不息的步伐中,不至于失去方向和怅然若失。一直以来,作为首都的城市都被冠之以“首善之区”,萃取天下之士,重德、崇德。作为继承了数百年来优秀文化和道德遗产的北京,德行不仅居于庙堂,也深耕于社区、公园和里巷胡同之中,厚德不仅是北京的骄傲,同时也是对自身在未来这个急剧转型发展的时代中国予以恪守的自诺。

为什么我们要下大气力提炼出北京精神?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一个城市,同样也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既是从时间和实践中而来,杂糅成一种让人过目不忘的气质和品格,同时也需要对这种精神自我肯定和继续坚持,形成整个城市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一种向心力。

既然,北京精神体现了一种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其本身就作为一种软实力,会在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征程中成为潜移默化的观念力量,从而成为建设北京的一种自觉。对于“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种北京精神的靠拢和强化,也将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一部分,向世界释放一种精神的吸引力。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