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店型之后,好特卖又盯上了新赛道。近日,好特卖在上海部分门店新增了咖啡柜台,售卖多款现制咖啡产品,延续了品牌一贯的低价风格,美式低至3.9元一杯。好特卖尝试新业务的举动并不奇怪,该品牌近期一直在拓展多品类的新店型超级仓门店,这次则是选择了咖啡品类寻求更多的关注度。在业内人士看来,咖啡赛道吸引了不少跨界选手,好特卖如今的举动并非想将咖啡业务当作营收主力,而是为了塑造品牌形象。不过,好特卖在现制产品领域的经验较少,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则一样会有损品牌形象。

低价策略入局
现制咖啡赛道再迎来跨界选手。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好特卖增加了咖啡柜台,根据消费者上传的照片,好特卖在门店中增加了咖啡机,旁边的柜子上标注着“好特卖咖啡专用鲜牛奶”,柜子中则装着悦鲜活鲜牛奶。柜台上方的“HotMaxx coffee MENU”较为显眼。
菜单显示,好特卖在售咖啡产品包括三款美式和四款拿铁,还提供两款0咖饮品,包含鲜奶拿铁、重瓣玫瑰美式、凤梨冰美式等。价格上,好特卖咖啡延续了品牌一贯的低价风格,除金奖美式售价为3.9元之外,其他六款咖啡产品均为6.9元。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点评平台看到,上海一好特卖门店还增加了9折咖啡产品团购券,金奖美式团购价为3.49元,风味美式&拿铁团购价为6.19元。
上海一增加了咖啡业务的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咖啡产品只能到店点单,不支持小程序或外卖,两分钟即可出餐。模式上,店里只是增加了咖啡机,并未增加堂食座位,目前仅有两家门店售卖现制咖啡,有些门店未来可能会增加咖啡业务。
好特卖售卖现制咖啡的消息一出,不少消费者纷纷发表看法。许多消费者纷纷表示价格实惠,探讨成本问题,也有消费者表示心疼店员,称工资不涨,业务一直增加,还有消费者调侃“是临期咖啡豆加临期牛奶吗”。
关于好特卖新增的咖啡业务以及未来是否会开出独立咖啡店,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了官方客服,对方表示将进行反馈,如果有需要会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记者并未收到回复。根据北京房山公众号,好特卖HotMaxx集团成立于2020年,截至今年7月已有800+家门店,遍布一百多座城市。

塑造品牌形象
不只是咖啡,从好特卖布局的多品类便可看出其野心。今年6月,在推迟开业近两个月后,好特卖超级仓北京首店开始试营业,设有奢品、户外运动、男女装、童装童鞋、鞋包、美妆护肤、零食水果七大专区,以低价品牌招揽消费者。5个月过去,好特卖已在北京开出三家超级仓门店,加上如今的咖啡业务,不难看出好特卖一直在做加法。
事实上,除了好特卖之外,咖啡赛道也迎来了许多跨界选手。继此前在安徽总部开出“老乡茶咖”之后,有消费者近日晒出老乡鸡在上海一门店内加入了“老乡茶咖”柜台,售卖十几元一杯的咖啡。无独有偶,京东正式推出旗下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的消息同样引发关注,据了解,目前七鲜咖啡已率先在北京落地,正以每周新开3—5家门店的速度稳步拓展,预计在今年底覆盖北京主要城区。再之前,鲍师傅上线“鲍咖啡”、快时尚品牌ZARA在南京开出亚洲首个Zacaffè,更不用提多个茶饮、烘焙品牌早已入局,咖啡市场热闹非凡。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表示,目前看来,咖啡已从特定场景的小众产品,转变为大众化刚需消费,消费属性愈发刚性,类似豆浆等日常饮品。未来,咖啡品类与各类餐饮的跨界搭配将成为必然趋势,而不再受限于西餐、高端点心等传统场景,这也是西方咖啡文化与中国本土餐饮、零售深度融合的体现。
王振东提到,就好特卖而言,其售卖咖啡并非单纯追求营收,更像是塑造品牌形象与传递生活方式,以价格优势强化“高性价比”认知,而咖啡作为消费者熟知价格的品类,能让这种优势更易被感知。虽然好特卖咖啡将来未必能够成为其重要营收来源,且消费者习惯较难培养,但此举能够助力好特卖摆脱“仅售低价商品”的单一标签,进一步丰富品牌价值。
找准定位方向
咖啡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万店头部品牌仍在不断拓展,老牌咖啡借助资本力量破局,外加茶饮品牌、电商、烘焙等品牌持续入局,赛道格外热闹。卷价格、卷营销、卷情怀等等的咖啡品牌比比皆是,好特卖的低价咖啡想要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据红餐大数据,2025年现制咖饮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接近1300亿元。进入2025年,在市场快速扩容、消费升级与竞争加剧的多重背景下,咖饮赛道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征。在产品端,样本品牌积极上新,并密集推出茶饮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在门店布局上则更趋精细化场景化,“店中店”模式兴起,高校、交通枢纽等流量点位成选址重点。如今看来,好特卖布局现制咖啡也算顺势而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认为,好特卖现有门店多布局于写字楼、社区等高人流区域,咖啡柜台可直接触达目标客群,无需额外承担选址和租金成本,单店启动成本显著低于独立咖啡品牌。同时,好特卖的核心客群以“追求性价比”为核心诉求,与低价咖啡目标用户高度重合,初期转化率或高于其他跨界品牌。
然而,张思远同样指出,咖啡豆价格波动加剧成本控制难度,好特卖咖啡的毛利空间极为有限,需依赖高销量分摊固定成本,可能陷入亏损。不仅如此,现制咖啡涉及原料存储、制作流程等环节,对卫生标准要求更高,好特卖过往以包装食品为主,缺乏现制饮品的品控经验,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对品牌信誉造成不可逆影响。
关于好特卖未来是否可能开设独立咖啡门店,王振东认为,好特卖或许有布局独立咖啡店的计划,但从业务逻辑来看此举并无必要性。独立咖啡店与其主营业务关联性较弱,反而不如聚焦核心业务深耕,或在新零售场景、主力门店小型化升级中融入咖啡业态,通过咖啡提升整体产品体验,从而更贴合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 张天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