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阿里腾讯抢发 点心债市场扩容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岳品瑜 董晗萱 网编:武杉 2025-11-18

人民币国际化再现利好。11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先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美团等多家科技领军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点心债,合计发行金额超过470亿元。近年来,点心债市场规模壮大的同时,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发行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尤其是科技龙头企业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市场活力。而这,正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注脚。

北京商报

年内发行规模近万亿元

点心债,又称“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指中国境外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定期获得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及利息皆以人民币支付的债券。因其最初主要在香港发行,而点心是香港特色美食,因此得名。点心债不仅为内地及香港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也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和人民币国际使用。

此次中国银行为多家科技龙头企业发行的点心债均受到离岸人民币投融资市场热捧,合计认购金额接近1500亿元,是发行金额的3.2倍。中国银行表示,多笔债券在期限结构、发行主体、市场容量等实现创新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发行主体,完善了市场生态,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注入了新动能,为丰富科技金融耐心资本拓展了新渠道。

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点心债发行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全市场发行点心债1484只,发行总金额为9675.31亿元;2024年全市场发行点心债2086只,发行总金额达12786.98亿元,首次年度发行规模破万亿元。2025年以来,全市场点心债发行总金额已达9794.54亿元。

点心债市场的火热背后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表示,核心驱动力在于点心债显著的融资成本优势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双重利好。当前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显著,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环境,而中国境内利率持续走低,导致点心债平均发行利率较同期限美元债低超2个百分点。此外,点心债以人民币计价,可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减少企业外汇敞口管理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进一步分析,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提升,点心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渠道。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产生大量留存境外的人民币资金,为点心债市场扩容提供资金基础。此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具备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专业服务能力,吸引企业发行点心债,且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强,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融合程度加深。

“按当前节奏,2025年全年点心债发行量有望达1.2万亿—1.3万亿元,2026年或冲击1.5万亿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说道。同时,预计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1—3年期点心债利率将再降20—30bp,与境内倒挂幅度收窄。以点心债为抵押的回购、期货及利率互换即将推出,提升杠杆与对冲功能,吸引更多交易型资金。

北京商报

科技企业成新面孔

从金融机构到政府实体,从本土企业到跨国公司,从主权国家到国际组织,点心债发行主体种类众多。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以来,点心债发行主体从传统城投、金融类向科技领军企业及外资机构拓展,非城投、非金融类主体占比提升,市场活力增强。

据中证鹏元国际研报,2025年前三季度,央行、主权和政府、城投、金融和TMT板块发行占比分别为44.4%、18.1%、12.4%、12.4%和4.2%。其中,央行和金融机构发行量维持稳定。主权和政府类发行人近年来开始常态化发行,发行量稳中有升,一方面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建立市场锚定的战略考量。城投受投融资政策限制,前三季度发行量同比降53%。

而大型科技企业如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为满足其全球扩张和AI等长期战略投资的需要,在2024—2025年相继大规模发行点心债,为近年来点心债市场的新类别。主权、政府和大型科技公司新增融资使得中长期限债券(如20、30年期绿债)发行量增加。这有利于完善点心债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吸引长期资金配置点心债,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除了发行主体多元化、投资者结构国际化,当前点心债市场的发展还呈现债券品种多样化、期限结构丰富的特点。”明明提到,绿色点心债、可持续发展点心债等创新品种出现,满足不同企业融资目的和投资者需求。与此同时,债券期限从短期到长期都有,满足企业资金使用计划。

这背后政策支撑来源于今年7月“南向通”的扩容。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优化措施于8月启动,拓宽了点心债的境内资金流入渠道,从需求端助力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袁帅预计,未来点心债发行主体将向产业化国企与头部民企扩散。在离岸人民币利率维持低位、政策鼓励优质企业境外融资的背景下,制造业转型、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企业有望成为新的发行力量。除绿色债、可持续债外,区块链代币化债券、多币种结构化产品等有望成为增长点。

人民币国际化量质齐升

点心债市场的扩容,正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体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人民银行和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如果拉长一点周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潘功胜表示。

在袁帅看来,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量质齐升”的新阶段。从贸易结算到投资储备,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持续拓展,能源和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机制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与ESG投资兴起,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存在感”增强。同时,政策支持与市场开放形成合力,如“南向通”扩容、QDII额度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优化等措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人民币资产配置渠道。

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李富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今香港《外汇基金条例》明确CNH(离岸人民币)与CNY(人民币)同权,英国、新加坡法院已承认人民币债券判决,跨境破产认可也有先例。这意味着法律闭环已成型,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多“底气”。

在《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潘功胜进一步强调了“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的下一步工作部署。柏文喜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放宽跨境人民币贷款、证券借贷额度,推出离岸央行票据常态化发行,以利率市场化吸引长线资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账户开放仍需循序渐进,汇率弹性与利率市场化需同步提升,否则人民币国际化易受到利差、汇差波动的扰动;此外,地缘政治摩擦可能导致部分国家采取限制措施,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形成阶段性扰动。

“预计到2030年,点心债市场未偿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国际投资者持有比例提升至40%以上,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柱。”袁帅说道。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仍需突破投资者结构优化、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产品创新突破等瓶颈,通过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强监管协调、推动政策创新,为人民币国际化构建更稳健的制度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