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出身又有商业头脑,同时还赶上了时代红利,顾铁在资本市场上的开局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伴随着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涯科技”)IPO,顾铁有望手握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从1994年入职光学影像系统公司到2014年卸任天马微董事、总经理,顾铁20年的打工生涯积累了不少经验,硬核的研发能力更是其宝贵财富。人才、资源、资金俱备,顾铁瞄准风口扎入了数字化X线探测器制造业,2011年创立奕瑞科技,并于2020年推动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
时隔五年时间,顾铁带着微显示企业视涯科技第二次叩响了科创板的“大门”。不过,截至目前视涯科技尚未实现盈利,报告期内的关联交易也颇为显眼。精准搭乘科创板东风,顾铁能否连战连捷,最快可在2026年见分晓。
资本“宠儿”
从奕瑞科技上市到推动视涯科技IPO,顾铁堪称资本“宠儿”,其每一步都踏对了市场节奏。
顾铁1968年6月出生,美国国籍,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顾铁没有选择立即创业,而是跟多数普通人一样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这一干就是20年。
光学影像系统公司,这是顾铁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家公司,1994—1998年,历任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工程部经理;1998—2002年,历任通用公司医疗系统和珀金埃尔默项目经理、运营经理、产品工程部总监;2003—2006年,担任通用全球研发中心(上海)总经理。
2006年系顾铁人生的一个小转折点,当年他跳槽至天马微,一直干到了2014年,担任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这也是顾铁打工生涯的最后一份工作。
从时间上来看,顾铁在天马微任职期间与其创业伙伴创立了奕瑞科技,2014年从天马微离职后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奕瑞科技上。奕瑞科技主要生产数字化X线探测器,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防检查等领域,不过公司主要营收来自医疗领域。
顾铁选择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2010年以前,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技术和市场基本被国外探测器巨头垄断,X线探测器单价曾高达几十万元,受制于核心零部件较高的成本,X线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销售价格非常昂贵。创立奕瑞科技后,公司及国内其他厂家成功研发数字化X线探测器并实现产业化和进口替代,产品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下降。
平稳发展多年后,2019年7月是个重要时刻。
当月,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正式挂牌上市;巧合的是,同月,顾铁开始担任奕瑞科技董事长。于顾铁而言,上市的机会到了。
历经几个月的辅导,2020年3月,奕瑞科技上市招股书获得受理,公司正式开始向科创板发起冲击。2020年7月上会获得通过,当年8月注册生效,当年9月鸣锣上市。
从IPO受理到上市,奕瑞科技只用了半年时间,其速度在近年来的IPO项目中也排在前列。
除了踩对科创板风口之外,2020年疫情暴发后,下游移动DR整机客户对奕瑞科技普放无线系列产品需求大幅上升,公司业绩也出现大增。
而顾铁此次推动视涯科技上市,也是搭乘了科创板亏损企业上市的政策东风。
据视涯科技招股书,以顾铁为核心的公司创始团队凭借敏锐的前瞻性,精准洞察到微显示产业未来的巨大发展需求,于2016年创立视涯有限(视涯科技前身),公司在创立之初即定位于“微显示屏+光学系统+XR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提供商。报告期内,视涯科技尚未实现盈利。
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而视涯科技的受理日期就在今年6月26日。
某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IPO节奏以及存量企业来看,刚走到问询阶段的IPO企业还有上会、注册两道关卡要过,最快也要2026年实现上市。
“关联式”IPO
无论是“兄弟”公司奕瑞科技,还是大股东精测电子、歌尔股份,都与视涯科技有撇不开的关联交易。
历经近十年发展,视涯科技以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为核心并对光学系统方案和XR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战略布局。据悉,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是XR设备的核心硬件。随着AI时代来临,XR设备应用场景快速发展,公司产品逐渐产业化。
本次冲击上市,视涯科技拟募集资金约20.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约为16.09亿元、4.06亿元。
作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的“兄弟”公司,视涯科技与奕瑞科技的关联交易备受市场关注。
2025年1—6月,视涯科技向奕瑞科技销售小批量光学系统进行研发测试。此外,视涯科技也向奕瑞科技采购了残余气体分析仪,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奕瑞科技的关联采购额分别为342.61万元、164.56万元。
晶圆背板作为视涯科技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也出现在了视涯科技和奕瑞科技的“联动”中。视涯科技招股书显示,因公司已与战略客户达成关键合作意向,有望在2026年及未来数年内实现每年数百万量级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交付,公司未来将向奕瑞科技采购上述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所需的晶圆背板,公司已同步与奕瑞科技签署协议。
奕瑞科技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和合规性,公司已制定并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确保有关交易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除此之外,在视涯科技IPO进程中,精测电子、歌尔股份也是绕不开的角色。
作为视涯科技的第二大股东,精测电子还是视涯科技的供应商。报告期内,视涯科技向精测电子采购了蒸镀机配套设备、量测设备、模组测试设备等,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采购额分别为2067.4万元、376.18万元、3849.53万元、155.17万元。
歌尔股份更是身兼视涯科技第三大股东、供应商、客户三重角色。
2024年、2025年1—6月,视涯科技向歌尔股份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包括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光学系统与XR整体解决方案、战略产品开发,销售额分别为319.46万元、171.16万元。
关联采购方面,2024年,为提升产品验证的效率,双方针对部分尺寸产品的后段模组工序进行合作,视涯科技委托歌尔股份进行相应设备及产线的定制开发,2025年1—6月,公司向歌尔股份的关联采购为模组加工服务,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公司向歌尔股份的采购额分别为133.82万元、119.67万元。
关联交易常常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此次IPO,视涯科技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也遭到了上交所追问。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视涯科技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关联交易可能存在定价不公允、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潜在风险,拟IPO企业需通过严格披露和程序公正来打消监管对独立性、公允性的疑虑。
存贷并行
从视涯科技财报来看,公司采取了存贷并行的资金策略。
一边有大额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大额存单),一边还有大额长期借款,且借款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末,视涯科技账上货币资金分别约为2.55亿元、7515.2万元、2.84亿元、7.25亿元,利率分别为0.83%、0.81%、1.07%、2.39%;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约为4.9亿元、12.44亿元、8.28亿元、8.4亿元,利率分别为3.05%—3.83%、3.1%—3.65%、1.55%—3.55%、1.15%—3.45%。
另外,报告期各期末,视涯科技长期借款余额分别约为3.47亿元、3.61亿元、5.98亿元、6.77亿元,长期借款利率分别为4.03%、3.34%、3.34%、2.76%。
视涯科技曾表示,公司采取存贷并行的资金策略,通过配置收益率较高的长期定期存款与适度借款相结合,在保持与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融资渠道畅通的同时,实现了资金成本与收益的优化平衡,为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视涯科技也提及公司存在受限货币资金,主要系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保函、信用证保证金,占当期货币资金账面价值比例分别为7.6%、1.33%、1.76%和0.14%,占比较小,不存在大额资金闲置或受限的情形。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企业采取存贷并行资金策略,从资金管理灵活性上看,货币资金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日常经营中的突发情况,而长期借款则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长期投资项目。然而,从资金成本与收益匹配角度来看,存贷并行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的存款利率低于长期借款利率,这意味着企业在资金运用上可能没有实现成本与收益的最优配置。大量的低收益货币资金闲置,同时承担着较高利息成本的长期借款,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视涯科技存贷并行的资金策略也遭到了上交所追问。
数据显示,视涯科技高额的研发投入颇为显眼。具体来看,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约为2.37亿元、2.87亿元、2.69亿元、1.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4.48%、133.35%、95.93%、80.23%。
高研发投入背后,视涯科技净利持续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视涯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1.5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1.23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视涯科技解释称,一是公司及下游行业均处于快速发展期,下游AI终端产品正迅速迭代,销售规模效应显现尚需一定时间;二是基于经营战略考量,公司报告期内进行大规模产线投资建设,产线计提的较大折旧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三是公司所处行业技术竞争激烈,为保持竞争优势,需维持较大规模研发投入。
反观奕瑞科技,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15.49亿元、18.64亿元、18.31亿元、10.6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6.41亿元、6.07亿元、4.65亿元、3.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奕瑞科技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3.5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约35%;境外材料采购为1.2亿元,占总材料采购约20%。对于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会定期评估汇率风险,分析外汇风险敞口,动态调整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后续也将综合考虑当地金融环境、合同条款以及相关外汇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优化结算方式和结算周期,最大限度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李佳雪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