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行业陆续交出“成绩单”。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等出席会议,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多项全球领先的成绩背后,是我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潘功胜指出,“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同时,也高度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而在美联储实施年内首次降息后,市场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走势格外关注。潘功胜再次强调,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多项金融成绩居世界前列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实现突破性发展。会上,潘功胜首先对“十四五”我国金融事业的重大成就进行了介绍。
潘功胜表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期间,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潘功胜说道。
过去五年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金融行业发展面临多重考验的同时,也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金融“活水”通过各项政策工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9月24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为市场企稳回升和信心修复提供了坚实支撑。近一年来,各项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本次发布会上,市场也格外期待新的利好政策出台。
潘功胜则表示,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从中长期的视角回顾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人民银行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市场进行沟通。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就在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降息25基点,这也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下,美联储降息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环境的变化,也让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走势受到关注。
对于美联储本次降息,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充分,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美元指数基本维持在97的区间附近,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大宗商品市场振荡下行。我国的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就在9月22日早间,人民银行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数据显示,9月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两大报价均与前值保持一致。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2025年5月实施降息降准政策后,四季度人民银行仍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由此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
对于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货币政策走势,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确定上,宏观层面的原则是非常清晰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强调,人民银行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十四五”时期,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也是人民银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一环。潘功胜表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金融总量的合理增长、融资成本的稳步下降、信贷结构的不断优化,维护了币值稳定。
守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总结过去五年的金融工作经验时,潘功胜同样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人民银行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化解债务风险,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的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和利息负担。
潘功胜强调,经济是金融的根基,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通过金融的端口显现并向外溢出,并与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彼此传导。要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促进金融稳定。
结合具体数据来看,潘功胜指出,截至2025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我国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人民银行立足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综合采取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
潘功胜表示,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微观单体金融机构健康经营的基础,实践中要平衡好短期与长期、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金融体系自身健康性、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