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之后,年报的预期优劣开始影响股价,上市公司如果年报业绩预期变好,将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如今价值投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报行情的看点也有很大不同,投资者应更多展望未来,未来的预期较之过往的业绩更加重要。
三季报作为年报的前奏,让很多公司的年度业绩预期有了雏形,此时投资者已经开始把眼光放到年报的最终业绩上。那些年报业绩预期向好的上市公司,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因为业绩的改善往往意味着公司经营情况的好转、盈利能力的提升,为股价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
以往,投资者可能更侧重于股价的短期波动,通过频繁买卖获取差价。但在年报行情初期,这种短线思维逐渐被长线价值投资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一份优秀的年报不仅仅是过去一年经营成果的总结,更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体现。它反映了上市公司在各项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未来业绩越来越好将是大概率事件。
过去投资者心目中的价值投资,强调公司过往业绩和当前资产质量的评估,通过分析财务报表、计算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寻找被低估的股票。然而,在当下股市进入年报行情初期且价值投资影响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这一逻辑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
如今,投资者更加注重对公司未来预期的分析。未来的预期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的新产品研发进度、市场份额的扩张情况等。例如,处于新兴行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即使当前业绩尚未完全体现其潜力,但只要投资者预期其未来能够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高速增长,就会给予其较高的估值认可度,寒武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种转变反映了市场对风险收益比的重视和对长期收益的重新认知。过往的业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不确定性虽然藏着风险,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一个能够准确把握未来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将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投资回报。
面对年报行情初期价值投资逻辑的转变,投资者可以适当调整投资策略。首先,要加强行业研究,深入了解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只有对行业有清晰地认识,才能判断公司未来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其次,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创新能力。公司的战略规划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创新能力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投资者可以尝试分析公司是否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来实现战略规划。
最后,投资者还应保持理性和耐心。在年报行情初期,由于市场认知存在差异,标的股价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投资者不必因此而否定自己的判断,而是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耐心持股,等待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形成共识。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