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好房子”理念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装修初期的美观与舒适,更延伸至长期居住中的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10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传统装修依赖手工湿作业,不仅在施工阶段易埋下漏水、墙面空鼓、隔声差等隐患,更在后期运维中面临检修难、改造繁、成本高的困境。这些长期存在的运维痛点,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居住体验,也成为制约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一种全新的装修模式正加速崛起,为破解行业困局带来新的可能。以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为核心的工业化内装,正以其系统性解决方案,从根源上破解房屋运维痛点,为居住生命周期重塑提供新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消费者对工业化内装的认知存在“初期成本高”的误区,但从房屋全生命周期来看,工业化内装通过减少维修频率、缩短更新周期、降低资源消耗,反而能实现“总成本最优”。
降低运维成本
传统装修的运维难题,往往源于施工阶段的“手工依赖”与“不可控性”。其中,漏水、墙面空鼓开裂、隔声差等装修问题稳居居民痛点前十,而卫生间漏水被称为“建筑癌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传统湿作业中,防水涂层涂刷厚度、地面找坡精准度全凭工人经验,一旦出现偏差,入住后便可能出现面临渗水、积水等问题,维修时需凿开瓷砖、破坏墙体,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二次伤害。
消费者曹女士表示,家里淋浴房积水渗漏,施工人员在找寻漏水点时偏离把墙壁和地砖全部拆除,既麻烦又伤结构。最主要是家里淋浴房大半个月无法使用,影响正常生活。
事实上,地暖管道、水管等隐蔽工程同样是传统装修的“重灾区”。地暖管道、水管等隐蔽工程埋于混凝土或墙体中,一旦渗漏需大面积开凿才能定位漏点,维修周期长达半个月。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老旧小区时了解到,很多老旧小区水管出现漏水,但排查漏水点时却十分复杂且工程量大、废料多,还存在噪音等问题。居民李女士表示,对于老旧小区而言,掉墙皮等问题都是小问题,最头疼的就是漏水问题。一旦渗漏,瓷砖地面得全刨开,还可能不小心破坏其他管线,维修至少半个月,家里根本没法住。
在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城市更新及好房子建设”工业化内装发展系列沙龙第四期“工业化内装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应用与适配性分析”直播现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北京国标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郝学表示,整体卫浴是解决漏水问题的核心产品,整体卫浴像一件工厂定制的“盒子”,一体化底盘出厂前就完成找坡、防滑处理,现场只需拼装,墙板用扣条连接,不用依赖工人手工抹面。这种方式不仅杜绝了找坡偏差,还能实现双重防水保障。
终结“手工依赖”隐患
随着家庭结构变化与生活品质提升,房屋空间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调整。传统装修中,空间改造往往意味着“大拆大建”,不仅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还可能因墙体开凿影响建筑安全,且改造周期长、扰民问题突出。
走访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传统装修长期面临隔声差、漏水、墙面空鼓开裂、空气质量不达标等诸多痛点,成为影响消费者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湿作业依赖人工操作,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及天气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保证稳定性。面对种种问题,工业化内装以模块化设计与灵活装配逻辑,让空间更新无需“伤筋动骨”,可以从源头切断隐患。
北京建工地产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孙喆表示,工业化内装不仅能保证品质稳定,还能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工厂预制化生产确保了产品精度,现场干法作业减少了湿作业环节,缩短了工期,同时降低了粉尘、建筑垃圾和噪音污染,符合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效率与环保的双重提升,是好房子建设的理想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华耐家居旗下提供工业化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板块,华耐智装通过对工业化内装制造体系、整体设计和安装交付的深入研究,构建起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一体化设计、供应链系统管理、工业化部品系统、施工管理技术、施工交付维保服务等全新的工业化“智装”交付体系。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产业分会专家、华耐智装科技装配事业部总经理张开飞表示,工业化内装的优势还体现在运维阶段。传统装修中,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维修难度大、成本高。工业化内装采用管线分离设计,配合可拆装的装饰部件,能快速定位并解决故障,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房屋生命周期
长期以来,“初期成本高”是大众对工业化内装的认知误区。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消费者时注意到,消费者关心的是品质和价格。诸多消费者只关注了初期投入,却忽略了全生命周期成本。孙喆表示,传统装修初期价格相对便宜,但十年内维修成本可能达到初期费用的50%。工业化内装虽初期投入相对较高,但十年运维成本只有传统装修的20%,还能提升房屋保值率。
郝学进一步补充称,不能拿工业化内装和“劣质”传统装修比价格。如果都要达到稳定的品质——比如不漏水、不空鼓、隔声好,工业化内装的成本其实更低。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工业化内装的“可追溯性”与“易更换性”大幅降低后续支出。传统装修中,隐蔽工程出现问题时,需通过“试错式”开凿寻找故障点,不仅人工成本高,还可能破坏周边完好的装修结构。工业化内装的管线、模块均有明确的安装位置与标准化接口,检修时可通过检修口或拆卸模块直接定位问题,维修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60%以上。
从“好房子”的长期价值来看,郝学强调,建筑使用年限至少50年,传统装修15年就得大改,反复凿墙会破坏结构。工业化内装通过灵活运维,能让房子在50年内保持良好状态,市场估值比传统装修房屋高15%—20%。
随着城市更新与“好房子”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和技术成熟,工业化内装正从“技术选项”变为“品质标配”。工业化内装以对运维痛点的精准破解、对空间需求的灵活适配、对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重新定义了居住的价值逻辑。工业化内装不是简单的装修方式升级,而是重新定义了居住的长期价值。未来,随着模块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内装将在更多新建住宅与老旧小区改造中落地,为消费者带来“住得好、维护易、更新便”的居住体验,推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翟枫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