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多维度政策组合拳也持续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9月10日,“2025国际消费大会”于2025年服贸会期间召开。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认为,未来全球消费有三大机遇:一是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增长3.1%,高于当前的2.8%,将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二是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中国银发人口增速更快,银发消费潜力巨大;三是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数字、智能、绿色技术将改变生产生活,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需求。
本次大会上,“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傅跃红表示,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助力相关行业及时掌握彼此动态与需求,推进资源共享,整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促成商业企业之间合作共赢,推动不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服务。
基于“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的成立,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推出了“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表示,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将继续汇聚“政产学研媒”各方资源,搭建一个共识、共情、共享、共建、共赢的媒介平台。
据了解,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后,将聚焦文、商、旅、体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为企业和品牌提供高效、可信的项目发布与合作对接服务,从而助推跨行业资源共享与市场自发跨界合作,提升首都消费能级与产业创新活力。
李波涛认为,对于商业和经济生态来讲,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未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科技、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成为驱动整合全球价值链的枢纽。
当前全球消费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加强融合是应对挑战、释放潜力的必然选择。姜增伟分析表示,未来全球消费单靠一国、一企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通过规则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嘉宾观点|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
深化国际协作促全球经济增长
姜增伟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社会再生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变局加速,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各国共同任务。
姜增伟提出,释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需各国与企业加强合作,结合需求侧引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重视服务贸易与消费、供应链等的关联与融合,单靠一国、一企或一领域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整合协作。
他认为,释放消费具体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智能、绿色、健康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二是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完善标准互认,提升政策协同,发挥国际组织作用;三是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金融基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强化中国消费政策引导,探索稳定币应用,建设高效的跨境流通体系。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
“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必然选择
姜明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与不公平贸易影响,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市场低迷冲击传统消费模式,促使消费理念与方式向多元化、全球化深刻变革,全球消费已非单一国家或行业的“独角戏”,需多国协同参与。
姜明介绍,国际消费需要聚焦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明确跨境物流与国际支付协同保障、全球数字技术共享、中外环保技术与可持续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融合消费”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
姜明提及,中国商业联合会发起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将持续联合相关部门推动行业转型、整合资源,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期望大会凝聚智慧,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中国流通产业、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
跨界融合是国际消费生态共振破局关键
赵萍指出,消费的热点以及消费文化会通过经贸活动、人员往来形成共振,扩散的过程形成了全球性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浪潮。
当前国际消费共振机遇与挑战并存。赵萍指出,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的人数将会达到50亿,其中亚洲占比将会超过60%,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国际消费共振提供了重要的需求基础。
赵萍强调,跨界融合是破局关键,能创造新消费群体、场景与体验,从而带来市场与技术创新机遇。她提出,想要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为跨界融合创造更便利的条件,需要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为跨界融合提供更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同时,多渠道进行城市营销,让全球消费者在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旅游文化等不同场景进行消费。举办一些大型活动也能促进跨地区、跨产业和跨消费场景的消费联动。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
以传媒力量赋能消费融合发展
赵健表示,“融合”是消费升级的核心关键词。文旅与商业交织、体育与消费碰撞、金融与实体联动,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既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也赋予经济传媒新使命。
赵健指出,经济传媒作为连接市场、政府与消费者的桥梁,始终扮演着消费趋势“观察者”与融合发展“推动者”的角色,未来要进一步发挥传媒优势。一方面聚焦跨界融合、金融赋能、品牌国际化等核心议题,通过深度报道挖掘案例价值,以鲜活故事传递消费信心,让更多创新实践被看见、被借鉴;另一方面依托媒体矩阵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商业、文旅、体育等行业信息互通,助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等机制落地见效,让传媒力量成为打通消费堵点、激活市场潜力的“催化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