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体育流量拉动消费增量 北京全年将举办上千场赛事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维祎 网编:赵述评 2025-08-06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维祎)8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北京计划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其中精品赛事196项,实现周周有赛事、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精彩。

围绕中网、WTT大满贯等高商业价值赛事,百队杯、木兰杯等青少年体育赛事,北京通过丰富消费场景、培育办赛主体、搭建宣传矩阵、优化服务保障等措施,全力将赛事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北京深入挖掘赛事品牌价值,在打造赛事IP、提升赛事影响力方面持续发力,开展北京自行车联赛、北京腰旗橄榄球公开赛、“九九重阳”北京市登高大会等活动,比赛期间设置消费场景,打造文旅体消费季,在赛事期间嵌入美食体验、民俗文化、游戏体验等,推出酒店优惠套餐、门票减免或打折活动、消费券发放活动等惠民项目,拓展融合消费新空间。

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让赛事走进商圈、景区、街区,在赛事举办期间同步举办体育博览会,北京市融合文创产品打造、体育周边产品展销、运动体验互动等形式,加强体育与商务跨界融合,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在20余项赛事活动中设置消费场景,覆盖率超80%,充分释放消费潜能,发挥赛事比赛日的拉动效应。利用五一、端午假期,在首钢园举办北京极限运动汇、在大运河举办北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其中,北京极限运动汇直接收入255万元,带动文旅商相关消费约1250万元,北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直接创收近百万元,带动相关消费3000余万元。

北京还将推进北京双奥国际赛事名城建设,充分发挥“赛事+”作用,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创新赛事消费新场景,加快推动赛事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在近期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中,充分利用“赛事+”工具箱,多维度、多环节挖掘赛事消费潜力,赛事票房实现节节攀升,赛事特许产品销售情况火热,最大化实现赛事直接经济效益,全方位拓展赛事间接经济效益。其中,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北京)举办期间正值“五一”黄金周,赛事充分利用假日高客流优势,形成赛事经济乘数效应。赛事3天6个比赛场次共售出门票1.8万余张,“水立方”上座率超9成,外省市观众超7成,票房收入超570万元。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北京站)吸引4万余人到场观战,门票销售总额达到1080万元,创下国内排球赛事票房最高纪录。赛事特许产品销售情况火热,线下售卖点及线上渠道销售额总计超100万元,吉祥物“V宝”成为爆款。此外,组委会与周边奥运场馆、购物商圈以及全聚德、东来顺、莫斯科餐厅等11个品类近150家品牌企业实现联动。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