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市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锚点,中国以一场“政策协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5年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负责人同台发声,不仅推出涵盖货币政策、监管改革、资本市场支持的一揽子政策,更以“真金白银”的流动性支持与布局长远的制度安排,向市场传递出一揽子的市场信心。
仔细分析这一政策组合拳不难看出,此次一揽子政策试图通过稳楼市、稳股市、促消费、稳外贸和强科技等五方面来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在当下,美国高额关税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此时,政策协同发力,稳定市场预期显得尤为重要。
房地产市场向来是经济信心的“压舱石”。此次政策双管齐下,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在需求端,政策大力让利,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再加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预期下行,居民的房贷负担进一步减轻。在供给端,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缓释风险,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股市的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更关乎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稳股市,离不开“长钱”和“制度”的双重护航。此外,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在市场波动时适时出手,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托底效应,让投资者感受到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政策协同作用下,A股在外部冲击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2024年“924新政”后,上证指数从2700点一路攀升至3400点,虽然近期受关税扰动有所回落,但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同比增长4%,医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配置重点,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5月7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幅高开,截至当日收盘,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促消费领域,结构性工具激活了新动能。消费复苏是内需扩张的关键,此次政策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服务与养老再贷款设立了5000亿元专项额度,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激活了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养老等服务业需求,释放了居民的长期消费潜力。汽车与设备升级方面,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归零,降低了其负债成本,直接刺激了汽车消费与设备更新投资,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稳外贸方面,金融护航与内需拓展并进。面对关税壁垒,政策从融资纾困、出口保险加码、内外贸一体化三个方面破局。将外贸企业全部纳入融资协调机制,对受冲击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续贷支持,让外贸企业能够渡过难关。
强科技方面,债市创新培育了新质生产力。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创债券,产业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形成了“投早投小”的市场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往后看,预计还有不少增量政策在路上,尤其是财政发力、扩内需、稳外贸等政策都值得期待。
此次一揽子政策的意义远不止于短期“救市”。在全球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今天,中国以持续韧性为市场注入了确定性,也向全世界宣布:投资中国,即是投资未来。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