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4月25日,中证协发布公告表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证券行业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提升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中证协组织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深入调研行业金融工具估值、减值现状,在充分征求监管部门和行业意见建议基础上,对相关条款予以优化完善,修订发布《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指引》《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三项指引。
《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强化要求,提高金融工具估值频率,增加证券公司使用第三方估值数据相关要求,确保估值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估值方法,调整固定收益品种估值方法,主要依据第三方估值机构提供的估值价格数据进行估值。根据近年市场情况,增加未公开提供估值数据的固定收益品种及风险债券的估值方法。完善相关估值条款,补充有明确限售期的未上市股票、资产管理产品穿透估值、交易所交易不活跃的衍生品的估值条款,加强估值指导。降低成本作为公允价值恰当估计的级次,细化非交易所衍生品估值方法,进一步完善行业金融工具估值方法,提高金融工具估值质量。
《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指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完善指引适用范围及估值原则,优化估值关键因素,强调估值技术一致性。明确估值频率,要求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估值;细化估值技术,补充完善估值技术适用条件,新增回购价格法;丰富参考案例,明确关键参数选取的操作步骤,提高对证券公司的指导作用。
《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按照问题导向原则,完善指引适用范围;加强对减值工作的保障机制,增加内控制度、人员配备、系统建设、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明确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要求,细化阶段划分的标准和评估因素,引导行业科学审慎开展减值工作,确保相关信用风险合理评估、准确计量。
为确保指引平稳过渡和有效落实,三项指引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一步,中证协将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做好相关规则解读,指导和督促行业机构规范进行金融工具估值、减值处理,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