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酒业频道

“农业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有大突破,国台酒联合科研解决酒业生态难题

网编:刘浩天 2025-03-12

3月9日,由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宿州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完成的“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酶解聚三组分分离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该技术以酶催化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秸秆资源全组分高效分离与高值转化,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生物质化工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天士力集团、国台数智酒业集团与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将技术用于高粱秸秆、废稻壳等酿酒业废弃物料处理,为解决酿酒业废物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有望解决酿酒业生态难题。

技术突破:酶解技术破解秸秆处理世界性难题

我国每年秸秆理论资源量达9.77亿吨,但目前秸秆主要采用还田、发电、压板、有机肥等方式利用,存在污染重、能耗高、附加值低等问题。此次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替代传统化学及物理处理工艺,突破了木质纤维素秸秆解聚酶的分子设计与酶制剂智造及产业应用的瓶颈。

该项目以酶催化技术替代传统化学及物理处理技术,通过自主创制高性能核心酶,突破了木质纤维素秸秆解聚酶的分子设计与酶制剂智造及产业应用的瓶颈,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减少了秸秆焚烧量和化学试剂使用量,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价称,该成果“为生物质精炼提供了中国方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企业供图

此外,该科研项目首次完成了年利用一万吨秸秆原料三组分分离的产业化试验生产线,实现了由实验室研究到产业水平原创技术“0到1”的突破,拥有木质纤维素秸秆组分解聚创新酶和酶催化反应器的完全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与传统化学生产工艺比较,该产业化试验线的能源(蒸汽、电)消耗降低70%以上,节水80%以上,原料利用率近100%。

该技术可将秸秆转化为纤维产品、黄腐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中,黄腐酸是一种有机质,施入田中,可以抑制杂草萌发,同时促进农作物生长,有增产的效果;纤维产品——木浆,可替代进口木浆,缓解我国造纸业对海外木浆的高度依赖。

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该项目立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破解资源与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样板,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企业供图

据了解,该技术从科研想法到最终实现产业化,累计经历了十余年的艰苦实验。其中,作为深圳中农秸美科技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天士力集团及国台数智酒业集团为推动科研项目从实验室走入万吨规模提供了重要助力,协助科研项目组完善了产业化设计方案。

国台联合科研:解决酿酒产业的生态难题

作为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酿酒业长期面临高粱秸秆、废稻壳等废弃物处理难题。以酱香型白酒为例,每年产生大量高粘度酒糟、秸秆、废稻壳等,传统处理方式效率低且易污染环境。

作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数智酒业集团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天士力集团、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联合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酱香酒酿造专用的红缨子糯高梁秸秆、大曲发酵中的废稻草,也进行了立项研发,并取得研究成果。通过将酶解技术应用于红缨子糯高粱秸秆及废稻壳处理,对高粱秸秆、废稻壳实现了全组分利用,进行酶法稻壳分离技术、纸浆和精细饲料生产,通过变废为宝,改变了长期以来酿酒业废物循环利用的难题,解决酿酒产业的生态难题。

企业供图

以高粱秸秆为例,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大有可为。据遵义市红粱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遵义全市常年可保障种植的高粱土地面积200万亩。其中,按照有机生产休耕轮作要求,每年可供种植的有机高粱面积100万亩。当然,还有麦秸秆、稻草秸秆、玉米秸秆等产量,如此项技术能得以推广,市场前景可观。如应用在农业领域,将进一步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更值得一提的是,秸秆变纸浆技术取得突破,也会对造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结合贵州白酒产业包装配套,也可做足文章。数据显示,近年来,贵州已拥有多个白酒包装配套产业园,省内包装配套率快速增加,稳定在80%左右,白酒包装产值上百亿元。

有行业人士称,酒类包装需大量木浆,在贵州引进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酶技术,有望提升贵州在酒类包材生产原料方面的技术话语权,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性。此外,纸浆本地化生产可降低物流成本,助力贵州打造酿酒配套产业。

长期以来,国台切实将ESG管理要求融入经营全过程,将绿色智能酿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以智能酿造创新推动产业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台计划通过智能酿造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使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传统酿造模式降低8%以上。

企业供图

而天士力集团、国台数智酒业集团与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入合作,将进一步解决酿酒产业的生态的难题。

天士力创始人、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荣誉董事长闫希军表示,相信国内科研及产业界将以此次鉴定为起点,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在农业废弃物粮食秸秆变废为宝、资源再生循环、秸秆高质量高效能利用上,贡献新的力量。试验生产线如果全国推广,与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结合成生态产业园区,将为中国农业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科研项目下一步将继续规划发展,使下游产业价值更高,形成高价值产业链服务社会。首先,科研项目将进一步为工艺制定数字化标准,推动车间生产进一步完善,实现智能化、产业化,为未来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提供参照;其次,科研项目将进一步抓好全局性规划,形成封闭式的生态型、单元化的产业园式的产业模式,从源头入场到关键酶解技术到下游产品,形成三大产业,让农业高附加值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进位升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