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险频道

自然灾害频发,保险业争分夺秒!巨灾保险加速增厚灾害缓冲垫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李秀梅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5-02-09

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月9日11时,初步核定,四川宜宾筠连县山体滑坡已造成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1人遇难、28人失联、2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保险业持续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金融监管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家保险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通绿色通道,组织排查客户出险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自然灾害中,巨灾保险也有望发挥作用。

图片来源:壹图网

险企纷纷响应

目前,筠连县正在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现场情况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出现,都是对保险业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及社会责任的一次重大检验。面对灾情,金融监管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相关保险机构也在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并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多渠道受理报案。

目前,宜宾金融监管分局、支局已督导当地银行保险机构开辟7×24小时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多渠道受理报案,简化理赔资料和鉴定手续,对已确定部分损失主动提速预赔,引导银行机构及时提供应急金融服务。

四川金融监管局要求各家保险机构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加快理赔和预赔速度,切实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预赔早赔。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人保、中国人寿、阳光保险、中国太平等多家保险公司均已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加快理赔速度,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赔付。

巨灾保障体系加速完善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范围广、灾害风险高,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而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是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防控各类风险的重要工具。

从顶层设计来看,2024年3月末,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将推出八年的全国巨灾保险制度进行升级完善。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被纳入保障范围。

地方层面,多地也在逐步结合区域特点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探索。比如,就在今年初,四川金融监管局推动四川全省启动新一轮巨灾保险,提升基本保险金额,将原城镇、农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的基础保额从5万元、2万元分别上调为10万元、4万元,根据各地区各灾因风险状况、城乡住房建筑结构、城乡差别等因素,以市(州)为单位拟定差异化保险费率,并设置风险集中度调整系数。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巨灾保险保障范围和金额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在面对多种自然灾害时的保障需求,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灾害中,巨灾保险有望发挥作用,为当地经济损失进行赔付。根据当地保险机构初步摸排,承保相关区域群众巨灾保险、政策性农民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综合财产保险等,保障金额合计111.5万元。

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抬升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挤压盈利空间。在此背景下,风险减量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谓风险减量,主要指的是保险公司利用更加专业与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进而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如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为潜在风险相关人、企业提供防灾减灾建议和技术支持;以科技手段推进智能检测系统,提高风险减量服务的精准度等等。

谈及风险减量的具体举措,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险评估精度,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历史数据,建立巨灾风险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进行灾害监测,这些技术可以快速获取灾害现场的实时信息,为保险公司的理赔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灾害响应速度。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