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北京市金融统计数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新政策、北京市培育首批科技金融领军机构等方面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
谈及北京地区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的具体举措,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张丹介绍,一是坚持“几家抬”思路,强化政策引领和协同,着力打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牵头出台了多份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个体工商户、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等领域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同时,强化货币政策引导,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并注重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发挥合力。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聚焦小微企业首次贷款难、信用贷款难等问题,搭建融资对接和信用服务平台。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自主开发上线了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采用银行“主动式服务”和“响应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开展批量银企对接工作。截至2024年末,银企对接系统已推动银行累计走访企业48.6万次,融资落地2287亿元。目前,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已经与北京市融信平台实现了功能整合,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本市银企对接的“引擎”作用。
三是因地制宜地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探索首都“大城市小农业”金融服务的着力点。立足首都市情农情,引导辖内银行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供、农业科技、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加大金融投入力度。2024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北京市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意见》,从四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
四是落实就业支持政策,推动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快速增长。近年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市财政、人社等部门不断完善北京地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放开受益群体范围、简化贴息操作流程、扩大经办银行范围。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截至2024年末,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2.9亿元,同比增长90%,有力支持了北京地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创业就业。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便利更多市场主体“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在相关部门、媒体平台的支持下,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依托首都之窗、分行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国网等渠道,加大金融服务政策宣传,开展北京地区居民普惠金融问卷调查,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了36期《北京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栏》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都实践与探索》,便利更多市场主体“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助力优化首都金融营商环境。
在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地区普惠金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12月,北京地区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3%,环比下降28个基点,在保持贷款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降低了普惠小微市场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