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12月19日,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落幕。会上提出,商业创新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潜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商业企业如何应需而变,找到正确的创新方向,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同时,文化产业要升级,就必须减量提质,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大数据等,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
中国商报社社长、总编辑胡斌强调,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商业创新承载着引领未来和开拓新局面的使命。他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激发需要紧跟科技潮流并勇于实践,深化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在大会上表示,从商贸流通领域的视角出发,新质生产力是商业转型阶段更具融合性、更具可及性的生产力。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端,通过科技创新、品牌赋能可以催生新经济、新商业、新动能,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架构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表示,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商务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商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涌现,以创新促进商业繁荣、内需扩大。
优德集团创始人牛留栓认为,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消费的需求多样化,面对一系列挑战,更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