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一轮问询回复逾两个月,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近期对外披露了二轮问询回复意见。从监管问询问题来看,纳百川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大增以及大客户依赖问题被重点关注,上述问题会否成为公司IPO“拦路虎”,目前还尚不得知。
研发人员数量大增
2022年、2023年两年时间,纳百川研发人员数量实现翻倍。
深交所官网显示,纳百川IPO在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公司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纳百川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分别为733.78万元、1330.93万元、1708.96万元,主要系研发人员人数增长、平均薪酬提高所致。2021—2023年,纳百川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65人、103人、128人。
深交所要求纳百川说明报告期内新增较多研发人员的原因,与生产、销售等其他部门人员变动趋势是否一致,是否属于临时招募或从其他部门调岗,研发人员是否具备从事研发活动的能力。
纳百川对此表示,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公司为适应电池液冷板的技术开发需求,保证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根据研发项目的需求相应增加研发人员。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项目数量具有明显增加,各期新增研发项目分别为19个、30个、25个。总体来看,公司研发人员的增长与研发项目需求的增加相匹配。
纳百川同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与生产、销售等其他部门人员变动与公司发展阶段、业务模式相匹配。
重度依赖宁德时代
无论一轮问询还是二轮问询,纳百川向宁德时代的销售情况均被监管关注。
报告期内,纳百川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对宁德时代供应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50.33%、53.73%及48.94%,占比较高,公司对宁德时代构成重大依赖。
深交所要求纳百川说明下游主机厂客户、宁德时代对公司供货数量的决策影响情况,若宁德时代减少对公司采购份额或终止合作,公司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公司对宁德时代重大依赖对公司是否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纳百川表示,公司在宁德时代电池液冷板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份额地位,宁德时代减少对公司采购份额或终止合作的风险较小。
据了解,纳百川控股股东为陈荣贤,实际控制人为陈荣贤、张丽琴和陈超鹏余,其中陈荣贤和张丽琴系夫妻关系,两人均出生于1969年,陈超鹏余系陈荣贤与张丽琴之子,出生于1993年,三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合计55.58%的股份。
此次冲击创业板上市,纳百川拟募资8.29亿元,分别投向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经营业绩方面,纳百川2023年净利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纳百川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9825.49万元;而在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13亿元。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纳百川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