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潘功胜: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网编:王巍 2024-03-28

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深化亚洲金融合作”分论坛并致辞。潘功胜表示,亚洲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需各方团结协作和积极建设,并从全球、区域、双边和国别四大角度就加强亚洲金融安全网进行了阐述。

|全球层面|

当前IMF份额占比难以反映成员国地位

从全球层面来看,潘功胜表示,应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更好发挥IMF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核心的作用。

据悉,IMF是以份额为基础的国际金融机构。份额规模决定了IMF危机救助能力,份额占比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获取融资的规模。

潘功胜坦言,份额占比的调整对于IMF治理、代表性和合法性都至关重要。近期,IMF第16次份额总检查如期完成,各方将实现等比例份额增资,进一步增强了IMF的危机救助能力,但IMF当前的份额占比难以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开展份额占比调整是改善IMF治理结构,增强IMF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

“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尽快实现份额占比调整。为更好反映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特别是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亚洲国家可推动各方尽快就新的份额公式达成共识,为实现份额占比调整奠定基础,确保基金组织是基于规则的、真正践行多边主义的机构。”他说。

|区域层面|

稳步提高《清迈倡议》有效性

从区域层面来看,潘功胜表示,要稳步提高清迈倡议有效性,进一步体现本地区特色。

2000年5月,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倡议》。根据《清迈倡议》,相关国家可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截至目前,尚未有成员国申请流动性支持。

潘功胜表示,各方应继续聚焦金融稳定目标,进一步优化《清迈倡议》的功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其次,《清迈倡议》应充分体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新变化和本地区的特色,更好服务于本地区实际,充分挖掘使用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潜力,提升出资的灵活性和可获得性。此外,可探讨《清迈倡议》资本实缴和成立法律实体的可行方案。

“近年来业界、学界有观点提出成立新的法律实体以强化亚洲的金融安全网,各方也在探讨资本实缴的可能性,这反映了本地区的共同意愿。各方可就此进一步开展有益的探索,引入可自由使用货币,也为资本实缴等后续改革提供了更多选项。”他说。

|双边层面|

继续发挥双边货币互换积极作用

从双边层面来看,潘功胜提议,继续发挥双边货币互换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双边的货币互换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边货币互换既可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又是全球金融安全网有益的补充。如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或一些国家发生银行业危机期间,主要经济体央行之间通过双边互换提供了紧急的流动性支持,有效缓解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潘功胜介绍,亚洲的双边货币互换合作不断加深。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亚洲的本币结算需求上升,双边货币互换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东盟与中日韩(10+3)在区内的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已超3800亿美元。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规模逾4万亿元人民币,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国家的双边的货币互换也构成了IMF牵头的国际纾困救助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愿与亚洲各经济体继续深化货币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国别层面|

中国正在制定金融稳定法

从国别层面来看,潘功胜指出,完善各国国内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为亚洲经济体提高经济韧性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此,潘功胜介绍道,中国历来高度重视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国内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始终秉承事前防范金融风险的过度积累、事中事后快速高效处置风险的原则。

具体而言,一是强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二是加强金融监管;三是强化处置资源保障;四是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五是强化金融稳定的法治保障。

“中国目前有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信托业保障基金,以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均已有一定规模的积累。2015年中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执行的50万元偿付限额能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实行风险差别费率机制,奖优罚劣促进机构审慎经营,并被赋予金融风险早期的纠正职能。”他说。

潘功胜介绍道,中国正在制定金融稳定法,着力构建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他表示,亚洲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需各方团结协作和积极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愿与各方充分交流,共同构建更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