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京两会

两会观察|市政协委员汪礼俊: 专精特新企业潜力再激发 北京可设集聚区协同创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丁宁 网编:程铭劼 2024-01-20

制图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提升的生力军。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汪礼俊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科研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极为丰富,要充分激发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潜力,打造面向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集聚区,通过产业配套带动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落地生根,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飞速奔跑的“小巨人”

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多家,其中“小巨人”企业已达12950家。从北京地区来看,全市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超7300家,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

为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也在不断推出相应政策:2023年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助力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开年,北京首批3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正式亮相,就近就便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在汪礼俊看来,专精特新企业无论在研发创新、就业带头、上市潜质,还是在经济贡献方面,都呈现出良好态势。

不过,汪礼俊也提到,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创新尚未与近几年全市发力实体经济、深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战略布局形成最大合力,仍需打造标志性的、旗帜鲜明的专精特新研发高地,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对北京市产业创新发展助力。

设立专精特新集聚区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汪礼俊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发展,可利用北京市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环境,整合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优选北京市专精特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区域,建立集科研、创新、孵化于一体的专精特新集聚区,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在汪礼俊看来,通过建设专精特新研发集聚区,可以推动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实现原有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可通过搭建研发中心、研发平台等,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汪礼俊提到,建立专精特新集聚区不止惠及注册地在北京的企业,更是吸引那些注册地在其他城市的优质企业,企业方面能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和服务,也有利于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入驻北京,进一步形成龙头示范效应。

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

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痛点。汪礼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些初创企业、轻资产企业,缺乏可以进行抵押的资产,面对持续研发中,较高的人力成本及研发投入,会面临资金紧缺的难题。持续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相关企业走好走稳自主创新之路极为关键。

汪礼俊建议,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和风险投资支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从政策方面,汪礼俊表示,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供税收和融资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人才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汪礼俊建议,建立专精特新研发集聚区,可以吸引和培育一批高端科研人才,推动北京市整体科技水平再上台阶,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汪礼俊认为,专精特新企业潜力巨大,将专精特新研发集聚区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还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入驻,助力北京市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域。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