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前景如何?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本刊编辑部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12-11

自动驾驶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刊采访到一位自动驾驶行业的从业者石竹佳,她在美国从事这一领域已经7年,是最早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一批开拓者之一。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自动驾驶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以及中国企业发展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的前景。

 

1

问:您认为自动驾驶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石竹佳:自动驾驶技术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将显著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自动驾驶车辆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快速、精确地感知和应对周围环境,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自动驾驶车辆不会受到疲劳、分心或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驾驶质量更加稳定。

其次,自动驾驶将带来出行方式的巨大改变。人们无需亲自驾驶,可以充分利用出行时间进行工作、休闲或娱乐活动,提高了出行的便捷性和效率。通勤变得更加轻松,不再受制于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还将为那些由于年龄、残疾或其他原因无法驾驶的人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无论是老年人、残障人士还是无法获得驾驶执照的人,都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出行的自由。

最后,自动驾驶有望减少交通拥堵,通过车辆之间的智能协同和优化交通流量,减少通勤时间,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还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燃料的需求,有益于环保。总体来说,自动驾驶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问:自动驾驶如何做到这些的?

石竹佳:首先自动驾驶车辆配备了很多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 GPS和麦克风等,传感器就类似于人类的眼睛和耳朵,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实时监测道路、障碍物和其他车辆。当从传感器中获得信息以后,车内所配备的计算机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分类所看到的物体,并对其行驶路径进行预测。同时定位系统会将自动驾驶车辆的位置定位到事先储存的地图上。然后自动驾驶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路径规划。这个过程相当于人类的大脑,起到分析处理数据并且做规划的作用。最后控制系统会按照规划路径执行,比如控制刹车、转向、油门,相当于人的手和脚。这一过程就用到了最近常常被人们提起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1

问:自动驾驶面临哪些瓶颈和挑战?

石竹佳:第一大问题:解决长尾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落地方案和时间线。

我认为自动驾驶最难的就是定义和解决运行设计域里面的长尾问题(正态曲线中分布在尾部的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因为自动驾驶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性,所以就算技术上可以解决99%的道路场景,都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剩下的那1%才是难点所在,也就是所谓的长尾问题。它难是因为:第一,你很难枚举出来所有罕见案例,比如一架飞机迫降在高速公路上,所以很难定义问题的全集是什么。当你连问题都定义不全的时候,就很难去有效提出解决方案,更不能有效预估完成它的时间和成本。所以当自动驾驶公司一次次地推迟落地的计划和时间,资本和市场就会对此丧失信心。所以自动驾驶企业能够给出一个有理有据、可信的落地时间和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认为自动驾驶的第一瓶颈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完整的定义问题的方法,根据我之前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有很聪明的研究人员,当你给他们一个清晰定义了的问题,他们总能解决,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系统冗余去解决长尾问题,比如识别罕见物体为未知物体。但也依然需要清晰定义这条分界线在哪里,即哪些场景需要完全解决、哪些场景可以通过系统冗余去解决。毕竟自动驾驶除了开发以外,还需要测试和验证。没有这条清晰的分界线,很难去定义测试标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深耕运行设计域领域,就是想清晰地定义长尾问题。

第二瓶颈是硬件跟不上。

传统车企是一个有着很长历史的成熟的行业了,而且规模通常很大。它们有固定的研发、生产模式。相比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新的东西,传统车企很难从理念、风格、速度、流程等各方面和做人工智能的新型创业公司去有效配合。而自动驾驶的开发又很依赖于硬件,需要有车辆做数据采集和测试等。软件可以快速迭代,但硬件不行。而且车辆的产品化和合规有它的周期,在经济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资本就耗不起了。

问:针对这些挑战,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石竹佳:第一是先不用人工智能去解决问题,先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去定义问题。确保定义出问题的全集,比如清晰定义odd、 场景库、长尾问题。然后top down的去计划解决这些问题到底需要哪些资源、瓶颈会在哪里。最后可能会发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在做系统冗余上面,那就要完整地定义对系统冗余的要求和范围。而不是把它留到最后。

第二是在硬件,即车辆平台的研发和迭代上面也应该加大投入,而不是只投人工智能和算法,这样的话这个行业是瘸腿的、有短板的。

问:您对在中国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有什么预期?

石竹佳:我认为中国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是非常有前景的。首先,无论对乘用车还是货运卡车,中国有非常大的市场,市场大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来投入到中国的自动驾驶研发上来。第二,中国的硬件生产和迭代能力强。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测试非常依赖于车辆平台,需要用配备好传感器和相应硬件的车辆采集数据,也需要有可以线控的车辆底盘用来测试,最后在产品化时也需要通过车辆的合规测试等。中国在硬件生产和产品化的速度上非常快,能更好地与软件发展协同起来一起快速迭代并进入产品化。第三是自动驾驶在中国有很好的政策支持,只要技术到位,可以在流程上很快地做到在公共道路上无人驾驶。

问:在您看来,哪些中国企业有条件在自动驾驶方面有突出成就?

石竹佳:我认为可以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公司应该有以下几个特质:第一是有长远的视野并且愿意投资未来。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的前沿科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它可能很难马上变现,但大方向肯定是对的。需要公司有长远的视野愿意投资未来。第二是有高效的创新和研发机制和流程。尤其是对于像整车厂这样的大公司,去攻克这样一个复杂的、体量大的前沿科技,既需要企业从上而下的规划并匹配资源,又需要短平快的高效试错和迭代。所以应该有可以服务于高效创新的机制。第三是有对行业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整合或调动能力的企业。正如我提到的,自动驾驶是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它除了人工智能这些前沿科技的开发,还非常依赖行业内各个环节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整车厂需要联合一级/二级供应商一起定制自动驾驶可用的车辆平台,需要和立法、执法机构一同定制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行驶的行驶规定和交互方式等。

问:您认为自动驾驶会否带来一些法律和伦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价值观产生什么影响?

石竹佳:的确会有一些法律和伦理问题。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是数据安全问题, 试想如果每天道路上都是配备了摄像头的自动驾驶车辆,人们会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这就要求行业和企业共同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政策,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第二是著名的“电车难题”,即有五个小朋友在铁轨上玩耍,有一个小朋友在废弃备用铁轨上玩耍,电车司机应该如何决策。这种类似问题如果发生在道路行驶上,人类司机可能会在一瞬间凭直觉做出反应,但是自动驾驶是提前编码好的,可能需要企业对这一系列边角案例(corner cases)进行学习和研究,定义出可以被公共道德和情感接受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产品行为需求,再编码到系统里面。我认为这其实是个优势,因为人们凭直觉做出的决定通常是不理智的。而企业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所做出的决策是理智的,是被优化过的。很好地回答这个难题要求自动驾驶企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能在规则和以人为本之间找到好的平衡点。

石竹佳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和工商管理双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管理硕士。2017年加入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北美),是自动驾驶行业最早期的一批开拓者之一,她不但建立了早期产品团队和硬件团队,还搭建了第一批自动驾驶卡车原型机并成功交付了五代自动驾驶卡车产品, 最终组建了全球第一批自动驾驶卡车车队。2022 年加入瓦比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担任产品负责人。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10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