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老周侃股

别盲目崇拜机构专用席位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周科竞 网编:刘浩天 2023-12-07

市场低迷,机构专用席位的动态更加被市场关注,甚至有的股民按照龙虎榜信息“机械式”投资,机构买什么,次日就买什么,但这样的操作思路存在明显瑕疵,时间差上本身就已经有延迟,而且一些机构席位可能存在炒股民的情况。

本栏曾经说过龙虎榜的发展历程,机构资金与散户资金斗智斗勇,大资金可以轻易做到让散户投资者看到自己想让其看到的龙虎榜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户投资者想跟着龙虎榜赚钱,很容易掉进机构布置好的陷阱。

从时间差来看,投资者看到的龙虎榜信息,都是已经完成的历史信息,投资者跟着机构前一日的买入卖出信息买入卖出股票,就算机构没有布置圈套,投资者也不可能第一时间跟随交易,当投资者冲着机构席位买入的时候,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在抛售股票,投资者刚好成为“接盘侠”。

从A股市场的实践来看,跟着机构席位炒股无异于与虎谋皮,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龙虎榜信息,基本不可能产生合理的利润,投资者能够保本出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散户投资者的炒股水平,相比机构投资者,明显处于劣势,凭借信息优势、专业优势,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功率比普通股票要高出很多。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盲目照抄机构的作业。

通常而言,能够登上龙虎榜公开交易信息的股票,都是股价大涨大跌或者换手率较高的股票,这些股票属于异动或者热门阶段,意味着它们的投资风险本身就比较高。偶尔看到的机构专用席位,只代表当日部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动态,对未来的股价走势基本没有参考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炒的绩差股中也会出现机构席位的身影,这背后可能会存在利用龙虎榜公开交易信息炒股民的情况。也就是说,机构席位的信息是故意想要让股民看到,目的就是吸引一部分跟风的股民高位接盘。因此,股民经常会看到一些机构投资者在某些绩差股的中后期高位接盘,在登上龙虎榜后的次日又全部卖出。

公开交易信息只能作为一种投资参考,而不能把龙虎榜数据作为买入卖出的唯一依据。跟着机构席位的步伐去炒股票,一直都是慢半拍的节奏,在投资市场,慢半拍的结果可能差之千里。

如果是从中长线布局的角度考虑,对于一些机构集中扎堆爆买的股票,确实可以认真思考一下背后的投资逻辑,如果属于优质投资标的,可以择时布局,前提是要真正搞清楚标的的投资逻辑,对投资标的估值有合理的预期,做到心中有数,这才是价值投资的基础,毕竟中长期持股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如果只是因为机构买入而跟随买入,投资者心里多半没底,一旦遭遇股价调整,多数都会以亏损割肉的姿态下车。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