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创新是说不完的话题。存量市场环境下,需求和供给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为探寻实体商业的经营定位和重心调整之间的平衡,近日,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共同主办“创新驱动新商业”媒体智库研讨沙龙。会上,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北京商业空间的弹性与韧性,深挖背后的商业逻辑。当前,北京商业飞速更新与变革,非常迫切地将场景、空间、服务与现有的商业需求结合,以此方式实现合理且有效的商业创新。客群诉求日渐细化,对场景化、高质量、沉浸式的商业内容更为关注,也希望得到能与诉求匹配的优质服务体验。
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内部行为也在不断改变。杨越明直言,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邂逅式消费”已经成为了主流。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线下商业中产生的行为,并不是出于自身的主动目的,而是变成了一种随机的,带有显著不定性的特质,这恰恰给商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商业集群为邂逅式消费打开了更多的口子。“通过复合型的场景链接,或者是社群活动,能够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在邂逅式消费中的消费需求。”杨越明认为,社群活动在当下能够自然地链接不同的场景,“不管是文化类的消费还是艺术类的消费,通过特定的社群都能够跨界融合,此举为邂逅式消费提供了更多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邂逅式消费的场景创造中,能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的开放空间同样重要。“在开放的场域中,游戏活动、科技氛围、艺术展览等空间都能够融合共生,也让人们看到了多元商业共处在一个生态中的可能。”杨越明指出。
在杨越明看来,除了满足人们在邂逅式消费中产生的新需求之外,商业的创新也应当聚焦于当下不同层级的消费群体对不同产品附加值的消费。“这也恰恰符合我们在消费心理学中论证的高消费概念和高话题特点。”杨越明解释道,满足消费者的高消费概念,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实际上指的是,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商品还应当给消费者提供更高维度的情绪或是其他心理价值。而高话题特点则是当下消费创新的表现特征之一。
“新时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也涌现出一批新的痛点、新的话题,而这也恰恰是企业的新机会。只有知晓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够完成更高品质的供给。”杨越明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乔心怡/文 张笑嫣/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