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11月11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科技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发布了《2023全球保险科技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魏晨阳表示,从主报告核心观点来看,后疫情时代保险科技投融资特点包括,独角兽数量激增,全球保险科技赛道迎来IPO热潮;全球保险科技领域大额融资数量激增;特殊目的并购推动保险科技并购总额度激增;后期轮次投融资数量增加,保险科技投融资逐步转向成熟阶段。
根据《报告》,健康险保险科技创企进入成熟发展期,大额融资及IPO频现。具体而言,健康险科技公司屡屡出现IPO,迎来上市热潮。2020年共有5家健康险创企在美上市,2021年6家保险科技公司上市中健康险创企占据5席。健康险领域保险科技公司投融资金额占比超过30%。
《报告》显示,新型风险解决方案成为保险科技创新的集中增长点。网络安全险及气候风险相关的保险科技初创公司在2021年后投融资表现亮眼,成为非车险的主要增长点。
《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保险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具体而言,多家生成式AI保险科技初创企业获大额投资。预计2032年,全球生成式AI保险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3.463亿美元增至55.431亿美元,并在未来十年以32.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生成式AI在提升效率、简化流程以及风险管理上将有巨大突破。
《报告》同时提出多个趋势。《报告》指出,险企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是数字企业。未来,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将建立包括数字大脑在内的企业数字分身。传统险企只有通过全面数字化才能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处于发展期,新技术出现和市场竞争加剧将推动行业数字化加速。
在技术进步与融合推动科技赋能升级方面,《报告》指出,科技赋能保险全价值链,为各个环节降本增效。各领域技术不断进步和融合,促进科技赋能的升级。全球范围内,实时性和预见性正在成为保险科技的新标准。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生产力创新将科技赋能提升到更高维度。
在科技链接保险行业开放与生态化发展方面,《报告》指出,服务创新和实现服务闭环成为保险生态化平台的竞争优势。生态化与开放将为保险行业和各行各业创造更多发展生机。
在技术发展促进保险底层逻辑创新方面,《报告》指出,前沿科技的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以风险为核心的保险底层逻辑。科技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催生新的风险形式和风险量化模式。新的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划时代的突破而产生,将成为保险行业的新命题。
对于我国保险科技展望与监管建议,《报告》指出,保险科技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保险行业仍然需要挖掘科技赋能的巨大潜力。生态化、开放性是重要发展趋势。需要深化以科技为链接的生态化,发展以保险用户为中心的开放保险,进一步释放生产力。
在监管建议方面,需要关注AI引发的新风险。人工智能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商业应用模式需要开发和确认。AI对保险行业全方位影响的显现仍需时日,值得我国保险行业积极应对。此外,也离不开监管前瞻性、稳定性及常态化沟通机制。保险科技创新的监管应当在问题集聚前化解风险在政策调整时保持市场稳定,建立监管与市场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科技创新合规性的行业共识是实现监管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