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卷首语 | 技术创新转化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马莉彬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10-26

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丛生的大背景下,“创新”业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发展刚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突破技术原创式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已成为必然选择。

1

我国过去几年的科技创新成果可谓丰硕。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已经提高到 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60% 以上。然而,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等方面,仍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此时,选择什么样的赛道,在哪些技术创新领域加大投入,产出什么样的技术创新转化产品,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时代课题。技术创新不易,而创新转化则需要更加专业的操作。归根结底,创新是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无论是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最终都必须与经营业绩紧密相关,否则难以体现出创新的真正价值。战略、资本和人才,是技术创新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一定要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需求,形成有战略意图的主动谋划、主动服务,技术创新要有组织有计划,以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比如围绕战略产业集群,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设立重点领域研究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力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全面考虑不同产业的战略地位、营商环境、行业集中度、市场前景等市场主体因素,指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其次是保障创意、资本与人才的逻辑链条转动起来。技术创新转化,一定伴随着最初创意之后的持续资本投入;而持续投入的资本也会带来不断涌入的人才;人才储备的雄厚将继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更新的创意……如此循环,才能保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就是,只有赢得最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群体才能最终完成技术创新转化。就算在企业眼中再完美的高科技产品,也必须对接客户的真正需求才有意义。德鲁克曾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企业的利润只在外部,在客户那里,而企业内部实际上全都是成本。所以企业要实现收入、利润,就必须瞄准顾客,而创造顾客的成果就是经营业绩。总之,技术创新转化有其专业理论规律,也有着新时代的实践变化特点。我们本期聚焦以此为题,意在在中国经济恢复企稳的大背景下,助力企业开拓发展思路和路径,树立信心,掌握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窍,真正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有建树、有成果、有前途和未来。

文/本刊记者 马莉彬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9期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