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频道

国产大轮船“下饺子”交付,造船业释放经济复苏新信号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方彬楠,冉黎黎 网编:方彬楠 2023-10-11

新华社/图

10月11日,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成功。就在数日前,我国造船业还“下饺子”式交付了两艘超级大轮船:10月1日,扬子江船业第六艘24000TEU集装箱船“MSC MICOL”轮交付运营;10月9日,江南造船提前一个月完工交付“超级带货王”“地中海·中国”号。整体上看,今年1-8月,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更是达到近十年最好水平。

造船业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涉及50多个行业,因此造船业也被称为“经济风向标”。有分析指出,造船业与制造业以及经济整体的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也释放出经济持续复苏的信号。

多项指标领跑全球

10月11日上午,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事实上,自9月以来,我国造船业便捷报频传。9月12日下午,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工试航所有验证项目全部达标,试航任务圆满完成。9月2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携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欧洲知名班轮公司在上海正式签订了8艘9200TEU甲醇双燃料中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批量最大的该船型订单。

刚刚进入10月,我国造船业更是“下饺子”式交付了两艘超级大轮船。10月1日傍晚,扬子江船业第六艘24000TEU集装箱船“MSC MICOL”轮交付运营;10月9日,江南造船提前一个月完工交付“超级带货王”“地中海·中国”号。

这只是今年我国造船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彰显出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1至8月,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68.8%和53.9%,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中国船协统计,上半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1%,达到近十年最好水平。

“种种信息显现出造船业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造船行业的重要力量之一。”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经济风向标

造船业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特点,资料显示,造船业涉及到包含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等50多个行业,因此,造船业也被称为“经济的风向标”之一。

在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看来,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也释放出经济复苏的信号。“造船业与制造业及经济整体的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长,对海洋运输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造船业的需求增长。同时,造船业作为制造业的关键部门之一,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具体来看,资料显示,船舶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船舶配套设备供应和船舶设计模块。中游则包括多家造船企业,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扬子江造船、中远海运重工。船舶下游产业链庞大,主要包括船舶应用市场与服务市场。应用市场包括海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其中海运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发展空间较广,而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油轮航运为三大主流运输方式;服务市场包括船舶租赁和船舶维修等。

“这样庞大的产业链让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可以对涉及的多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由曦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张新原进一步指出,这些影响将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其次,带来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稳定;最后,还能增加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造船业未来或将继续上行。东方证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根据船舶从接单到交付两年左右的时间推算,年内国内船企将逐步开始享受价格上涨的红利,且当下仅仅只是本轮周期起步阶段,新造船价格从底部起来仅上涨了35%,未来随着造船周期上行,船价上升空间广阔。 

绿色化智能化是未来

未来,造船业不仅可能感受到周期的“推动力”,还可能感受到政策的“支撑力”。自2013年以来,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引导、规范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的政策。从近一年来看,绿色化与智能化被多次提及。

例如,2022年9月,《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提升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水平,建立健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2022年11月,《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加快邮轮游艇大众化发展,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升技术类级。提高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

可见,绿色化、智能化相关船舶将获重点支持,也成为企业下一步比拼的关键。因而,张新原建议,我国造船业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并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由曦则指出,需推动绿色船舶建造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引入低碳和环保技术,提高船舶的节能和环保性能,适应全球环保需求的趋势。

此外,张新原指出,业内还需持续推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并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开发,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在拓宽市场方面,由曦也建议,相关企业可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发,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国内造船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加强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应对高端技术要求的岗位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文 新华社/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