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五个融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09-04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渐成主流。特别是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编、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1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中,落实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报刊和新媒体等各级各类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设良好网络生态,无疑要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等现象进行坚决斗争。网络言行不能超越宪法法律界限。对于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发挥好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舆情事件的处理上,一些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缺乏认识和理解,缺乏主动应对意识,任由事件传播和蔓延,导致消极、偏激的舆论误导民众、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次生舆情;一些领导干部应对方式不当,一旦遇到负面舆论就手足无措,习惯性地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封堵、压制、“躲猫猫”,不能选择恰当的媒体渠道作出针对性回应,致使小事件在新媒体平台演变为大舆情;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舆论引导能力,在应对舆论上有心无力,动作迟缓、话语老套,用官腔官调、官话套话回复社会关切,不仅没有积极的引导效果,反而造成党和政府形象受损。

上述存在的问题启示我们:信息技术的进步放大了新兴媒体的能量,为传统意义上的非主流媒体发挥主流影响提供了可能。信息化时代的主流媒体,可能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凤凰涅槃,也可能是新兴媒体甚至自媒体。必须根据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立足领导干部舆论引导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领导干部舆论引导能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根据课程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使命担当,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我们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根本遵循。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把“德育”摆在首位,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施“五育并举”上同向同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统一。
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统筹谋划、立体推进,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具体载体、平台和方式方法,使思政课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大道理”讲成“小故事”。

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融合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充实优化兼职工作队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建好用好“三支队伍”,即以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专业队伍,以文化和文艺产品创作者为主体的文化文艺工作者队伍,以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

2


  作为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重要载体,文化文艺作品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俗化、生活化、大众化的表达,通过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增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化文艺形态。近些年来,网吧、小剧场、文旅机构、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化文艺社群等新的文化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文化文艺工作者队伍,既包括传统的电影、电视、小说、戏剧等文艺创作群体,也包括动漫设计制作人、视频出品人、个人公众号、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化文艺群体。新的文化文艺群体日益成为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创作的主体,其思想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价值取向和质量的高低。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服务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创新政策和方法去团结吸引他们,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的有生力量。

思政教育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融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形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设计、立体运作、一体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而如何把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百姓切身利益挂上钩,需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宣传与传播核心价值观,就容易贴近群众,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容易挂起钩来,百姓才听得进去、听得明白,才会引起共鸣与共情。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3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我们要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讲好思政课,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在解答现实问题中讲好思政课,提高“到课率”和“抬头率”。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讲道理,是传道。谁来讲道理?谁来传道?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应局限于专业政工干部这个单一主体,还要拓展延伸至所有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敬业者、建设者。科学家们、工程师们、企业家们、劳动模范们、非遗传承人们、技术工人们等群体,都应当成为这个时代的传道者。
例如,苏州以“姑苏八点半”品牌活动、徐州以“国潮汉风”品牌活动为思政社会大课堂载体,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并融入年轻人喜爱的手作、手游、汉服、市集等元素,打造“夜经济”网红打卡地,“思政社会大课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人们得以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思政社会大课堂”之“大”,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格局之大;在于资源利用的视野之大;在于课堂建设的平台之大。把思政课讲好,需要从课堂走进社会,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真正实现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善于统筹做好“五个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